活动反思
——对礼仪绘本故事《别再作弄我》反思
周美玲
捉弄人是孩子们之间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很多孩子不能较好地处理“被捉弄”的事情。本次活动就是针对这个情况展开的,孩子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我从封面开始引起幼儿注意,出示图上的两只小猴子,使他们叫出猴子的名字,并说出两只小猴之间的关系,穿裙子的是咪咪,穿短裤的是末末,然后问孩子们:为什么末末用树枝挠咪咪的脚心来引出课题名称《别在捉弄人了》。
在讲述故事时,孩子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了经验前置的方法,请幼儿先讲自己的办法,然后再讲述故事。比如在末末请咪咪到它的树屋上去玩时,我引导孩子先观察画面,发生什么事情,然后再讲述故事。在课堂中多次引导孩子动脑筋思考问题,如果是你,你会……,而不是直接讲述故事的答案,这一方法很好,孩子不但动脑筋去回忆已有的经验,而且还激发了孩子想说的欲望。
在活动中挖掘了很多的点,对其中的尝试理解自己对图书中角色行为的看法,感受末末、咪咪和奶奶之间的爱和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善待他人的情感这两个点作为重点,如:当咪咪几次被末末捉弄之后,奶奶和咪咪联手捉弄末末,使末末感受被捉弄的滋味,在末末害怕之后,奶奶和咪咪立刻收手,并感受末末“别在捉弄人了”,使孩子感受到奶奶、咪咪和末末之间的爱,同时也从中懂得了捉弄人的不好和被人捉弄后的处理办法,活动中孩子能深刻理解。
在结尾处,巧妙地运用了歌曲《拉拉勾》,引导孩子向他捉弄过的伙伴道歉,并且和好。在故事中又间接的使被捉弄过的幼儿明白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懂得相互尊重并要有宽大的胸怀。
不足之处:
有个别幼儿还不能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懂得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方面还需努力,注意自己问题的设计要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