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5月 黄慧)
发布时间:2016-06-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推荐人
 黄慧
推荐时间
2016.5.31
文献题目
绘本在礼仪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文献来源
网络
变成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包括兴趣、情绪、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而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用情感引导和礼仪熏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礼仪教育 习惯养成 
  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礼仪教育包括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情感教育属于一种非智力能力的培养,它与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我们采用情感引导和礼仪规范的课题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一、优化习惯培养的良好环境 
  (一)创造心理环境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特别敏感,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中获得教育和发展。 
  (二)构建互动环境 
  我们把活动室墙面的处理权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拉近幼儿与环境的距离。 
  (三)提供体验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与大自然的事物相比,资源十分有限。要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就必须让幼儿从小环境走向大自然的大环境中,进行各种情感的体验,让幼儿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开设礼仪课程 
  (一)有计划地实施礼仪教育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展开礼仪教育。一方面,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按计划定期向幼儿进行教授。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如:在活动中,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说:请帮帮我。” 
  (二)在游戏中获得礼仪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知识,而且理解了其意义。如:在娃娃商场游戏中,营业员热情接待,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说:谢谢,麻烦你了!娃娃家开展做客游戏,让幼儿学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幼儿得到了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三)因材施教 
  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等等。因此,对这类幼儿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性格较怯懦的,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个性霸道的,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逆反个性较强的,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对其主要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等等。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三、实施生活化教育 
  (一)以教师的言行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作为幼儿的表率,可以有意无意地引发幼儿的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感染幼儿,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良好的行为。 
  (二)在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礼仪教育 
  来园、离园要求幼儿能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要求幼儿文明用餐,安静入睡,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和同伴相处。 
  (三)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要求幼儿能礼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请求别人帮忙时,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使幼儿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礼貌言行。营造具有暗示性的环境,如:在活动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的作用。 
  四、家园共育 
  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要求幼儿,那么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对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效果。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 幼儿园的时间,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如:出门做客、公园游玩、公共场合等,可以让幼儿多多使用礼仪。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陈鹤琴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合作。 
  (一)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部分家长对幼儿文明  礼仪教育缺乏重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2.家长礼仪素质不高,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无意间不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习惯,孩子往往会记在心里,并跟着去做,慢慢地就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3.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由于家长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内容缺乏认识和了解,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中不能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园共育是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针对现状,我们通过家园合作幼儿养成教育活动,探索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帮助家长树立新观念,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1.帮助家长树立培养 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我们定期为家长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或座谈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信息,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教育观念,让  家长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监督者。 
  2.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 
  帮助家长正确把握培养孩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要求和目标,让家长了解 幼儿园的文明礼仪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方面保持一致,使文明礼仪教育发挥持续的作用和价值。 
  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让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了解养成教育,树立全新的育儿观念。 
  家园共育一直以来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发挥家长独特的教育优势,充分满足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的需要,取得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礼仪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品尝到甘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