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览《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一有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首先在生活方面。例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会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他们入园时能主动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主动晨检;见到长辈也会主动问好;
其次在学习活动方面。要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阅读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如:小班上学期开学初,孩子们从小家庭走向了大集体,还不会基本的交往和沟通,对集体生活还不太适应,处于紧张、害怕、陌生的情绪中,与人主动打招呼的意识更为薄弱。于是我们选择了绘本《早上好》、《等汽车》、《萝卜屋》、《小老鼠奇奇》等和孩子们一起阅读。
通过绘本的阅读,小朋友们懂得了要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早晨来园时,能笑眯眯地向老师问早;回家时能招招手,主动和老师说再见,与小朋友交换礼物时要说:“谢谢”“不用谢”等礼貌用语。
良好的阅读礼仪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仔细观察,悉心指导。当发现大多数幼儿看图书常常是三两下便翻完一本,或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到前面,根本没有注意图书的内容时,在引导幼儿阅读前,我们帮助幼儿了解图书的组成,知道书是由封面、封底和一页一页的纸共同构成的,每页上方或下方的数字代表页数;在组织语言活动《谁做得对》时,我首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哪个对”、“哪个错”,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争辩,使幼儿懂得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样做,丰富了幼儿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知。然后通过欣赏歌曲,使幼儿懂得了不小心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要说“对不起”,请求别人的原谅。
以上是我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欢迎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