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5月陈霞萍)
发布时间:2016-06-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霞萍

 

学习心得
             ——如何让幼儿礼仪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有感
                                                     陈霞萍
   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作为祖国的未来,幼儿更应该从小就学习文明礼仪。无数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幼儿易于实践的礼仪内容和要求,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动中会礼让、能友好和同伴相处,如:得到小朋友的帮助会道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  
过本学期的礼仪,教师每天早晨首先会向入园的孩子和家长问好。刚开始,孩子们只说不做;慢慢地,他们学会了问好;再后来,家长也学会了问好。班里的彭子涵的奶奶每天早晨入园时,都会认真地问候教师好。当白发苍苍的老人弯腰问好时,作为教师真地觉得很感动。文明礼仪不仅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拉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作为教师,要养成自己的文明礼仪习惯,除了早上入园时教师要问好,平时的举止要端庄,语言要文明,对待幼儿也要有礼貌。“请!”“谢谢!”“对不起!”更是要时刻挂在嘴上。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就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在进行剪纸、粘贴时,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小朋友借东西用,比如说剪刀、胶棒等。教师要求他们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对别人说“谢谢”,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等,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了,就使用礼貌用语。在活动课中,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礼仪课《如何擤鼻涕、咳嗽、打喷嚏》,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使幼儿知道在感冒的时候要用手绢擦鼻涕,打喷嚏要用手捂住自己的嘴。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孩子。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请家长利用各种手段为幼儿树立榜样,如陪着孩子观看《幼儿礼仪》光盘,一起看有关礼仪教育的动画片,给孩子讲有关礼仪教育的故事等,让孩子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感受各种角色的形象、语言、行为,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能使幼儿感到亲切,又愿意模仿,能充分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 为了使礼仪教育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要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强化礼貌行为,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节约用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持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等等,巩固其礼仪习惯。 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相信孩子们的明天会更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