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组《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阶段实施总结
(2017.9——2018.1)
执笔人:周园
本学期,我们大班年级课题组从暖身、感知、模仿、口语表达等方面认真专研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戏剧游戏方案,设置专门的戏剧游戏课程,并用于日常生活的过渡环节,渗透于其它领域,教研组通过撰写戏剧案例、教案、场景创设、开展课题交流、开展戏剧活动、戏剧活动观摩研讨,为《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在本学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现将本学期课题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
自从去年课题开始做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有关赏识教育的理论: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和优点,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表扬,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赏识就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鼓励幼儿,通过不断肯定、不断强化,让受教育者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潜能。
二、完善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后,明确课题研究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分工。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法和研究成果形式。在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被教育者所要发展方向上表现出来的优点,进步给予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赏识,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课题组成员同时进一步明确我们开展研究的目的就是努力把赏识教育应用到课堂,争取让每个孩子充满自信、自尊、自力,乐观好学,最终学有所成。并且在本学期我园针对戏剧游戏开展了公开课研讨活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质。
三、实施与工作
这一学期的戏剧课题组教研工作,老师们在开展每节戏剧游戏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探究,力图使教学活动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并且不断地查阅资料、互相听课学习吸收了先进的戏剧教学理念,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研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戏剧经验的总结能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游戏形式多样,富有情趣,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内驱力历,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赏识教育有利于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赏识教育有利于融洽师幼的感情,缩短师幼之间的距离。赏识教育有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四、反思与不足
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赏识教育不是阶段性的,不可能立马见效,赏识需要真心诚意,需要平等尊重,否则很多时候还会给幼儿一种"狼外婆"的感受。对赏识的具体情景不能有效把握,滥用赏识也会导致对幼儿的放纵。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赏识是真正有效的赏识,要给幼儿的是一种放松而不放纵,紧致而不紧张的感觉。起到放风筝的效果,让他自由的飞翔却不会迷失方向。
1.课题组成员讨论并制定每一学期赏识教育工作计划、活动方案。
2.进行赏识教育理论学习,树立赏识意识,建立赏识氛围
3.在班级教学及一日生活中渗透赏识教育;
4.在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并准备相应的物质条件。
5.教师设计个案记录及分析,记录幼儿课内与课外的变化,赏识前后的变化
6.书写各种类型的赏识赏识教育评价效果材料,对本班幼儿考核评价。
五、改善与措施
1.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贯彻纲要精神,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学习活动中,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个案赏识教育。
2.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指导教学。
3.有计划的进行赏识教育活动,保证实验时间。
4.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研究经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