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 |
||
主讲人 |
周美玲 |
学习时间 |
2017.5.20 |
文献题目 |
教育戏剧课为啥这样火? |
文献来源 |
中国鸣网 |
教育戏剧课为啥这样火? 一、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工具 运用戏剧教学法教授特定的学科,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学科,都可以用戏剧化的教学方式,因为课堂上给出的一些概念是非常抽象的。比如说学习“运输”这个词语,孩子头脑里没有“运输”这个概念,如果先让他丈量一些地图,或者让把某样东西搬运到什么地方,在实践之后这个概念就非常清晰了。 二、角色代入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在戏剧中,不换位思考则不可能体味任何角色的真义。而且这种理解必须是深入的,你必须深入地体会一个角色的心路曲折通幽处,他的喜怒哀乐,都要拿在心里过一遍,仔仔细细地设想一遍。在这个过程里,比任何说教都能懂得“为别人着想”。 所以戏剧表演对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三、实现全人教育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一台戏剧的排练演出,需要导演,演员,舞美,配乐,舞蹈,灯光设计等等……几乎就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和调动学生全面的潜能,培养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力等综合素养。 四、促进完美人格的养成 孩子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同化。积极情绪得到发展,消极情绪得到疏导,促进幼儿形成完美人格。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就为什么开戏剧课做过一段幽默而不失精辟的解释:“这是公开的、法定的、健康的交往平台,通过戏剧课,我们让孩子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学会怎么跟异性交往,学会怎么去正确地认识异性,把神秘的同伴关系变成健康的同伴友谊。通常一个学期后,男女生交往起来就非常自然了。如果学校里没有这样的课程,就可能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 五、符合儿童兴趣,满足精神需求 儿童身上具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天生倾向和能力,儿童的艺术活动直接表现了儿童生命需求。戏剧活动有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多变的动作,戏剧活动对他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而经过表演,孩子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人物命运的起浮跌宕带给他们丰富的体验,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六、大陆学校戏剧课现状 在大陆,一些锐意改革的中小学校,也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课程体系:江苏常州觅渡教育集团,最早提出“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这一概念;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第一个在公办学校开设独立的戏剧课,研发了一整套“儿童创新戏剧课程”;北京十一学校、上海市三女中则将戏剧课程列为必修,要求每一位学生达成课程目标。 七.以亦庄实验小学的创新戏剧课为例,第一阶段以模仿和练习为主,倾向于肢体、声音、感觉的“入戏”,包含“声音的表达与应用”和“肢体的表达与应用”;第二阶段主要以表演和创作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名剧的欣赏和复制,进而进行生活创作,将儿童生活融入戏剧创作,包含“集体即兴创作”和“剧目的排练和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