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9月 李倩尔)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

主讲人

   李倩尔

学习时间

2017.9.20

文献题目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

文献来源

网络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游戏和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连结点上,将游戏与教育统一起来。幼儿园游戏被纳入教学活动的范畴,以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体性发挥为主要特征,体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兴趣与能力并重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式教学活动范式

 一、游戏的概念我们国家很多的教育学书里。大家都比较认同《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对于游戏的解释:"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两个方面:⑴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存在,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⑵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这是前苏联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观点的一个反映。

  二、游戏与教学

  一开始游戏没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仅作为教学活动后的一种放松手段,类似 于拉察斯的松弛说。

  随着认识的深 人游戏和教学的 内在联系 得以揭示"习之以"的观念渐人人但游戏仅被视为教学 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不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游戏和教学混为一谈认为游戏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游戏幼儿园教育 不用提教学把所有教学变成游戏且把游戏简单化、程序化随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 步深入,研究者试图从理论上将游戏与教学作出区分,目的之一是为了纯化游戏使游戏显示出 自身 的价值和特点目的之二是教学在 幼儿发 展 中 的地位。特别是朱家雄老师提出 了"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从形式上分类,两者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分离式。

  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能解决哪些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上进行和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游戏与教育

  游戏和教学同属于教育关注的范围, 都是教育可利用的促进发展的手段。教学目标是外在的,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干预、引导等行为影响儿童的活动, 将活动内容活动规则纳入教学的框架, 并适当利用奖励、惩罚进行效果的反馈, 使儿童意识到学习的严肃认真性, 对生活进行积极主动的适应。由于教学不仅促进发展, 也依赖发展, 所以, 针对幼小儿童身心特点, 适当采取游戏的形式, 将发生更积积有效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要将教学变为游戏, 游戏的形式必须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衡量这种活动的标准不是看它带有多大的游戏性, 而是看它是否使儿童在外部规范之下积极主动学习并有着良好的把握, 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的目标服务的,随儿童年龄增长, 应适当降低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成份, 增加理智成份, 促进工作和游戏的分化。而幼儿园中的游戏却有着双重目标。对于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 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 为游戏而游戏, 而对于教育者来说, 游戏是儿童发手

  段, 在他们将游戏纳入教育活动之时, 便为游戏设立了外在的目标? ?? 发展目标。游戏既是目的, 又成为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 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这种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 发挥其别的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 那便要: 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 它才

  能获得最佳的发展效果。也就是, 只有当它本身是儿童活动的内在目标时, 它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手段。

  四幼儿园游戏教学模式

  1.由告诉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转变 2. 由认知性教学向交往性教学转变3. 由抽象化教学向形象化教学转变4. 游戏教学计划具有生成性5. 游戏教学环境具有多样性6. 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7. 游戏机会具有均等性

  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建构出以主体性发展为核心, 游戏活动为重点, 兴趣乐学为动力, 师生互动为前提的游戏教学互动模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