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 |
||
主讲人 |
许晓玲 |
学习时间 |
2017.1.12 |
文献题目 |
戏剧游戏的整合策略 |
文献来源 |
网络 |
戏剧游戏是培养幼儿表演能力的主要工具,能够锻炼幼儿的表演技术,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游戏对幼儿都有特定的心理暗示与教育功能。教师除了要知道如何带领幼儿做每一个戏剧游戏外,还需要掌握戏剧游戏的规律及整合策略。 整合策略一:合并 当幼儿掌握了大部分戏剧游戏之后,就可以开展策略性的合并戏剧游戏。所谓合并戏剧游戏,就是把不同的戏剧游戏加起来,混合在一起使用,让幼儿连贯地进行多个游戏。多个戏剧游戏相加在一起,可以让每个游戏的功能加强,达成1加1大于2的奇妙效果。 实用举例:节奏步行+拍手应和+几人抱成团+世界大使+拼合对象。 节奏步行,即教师借助各种节奏乐器(如铃鼓)发出快慢、停顿不同的声音,幼儿按照节奏,控制动作(如步行、拍手等)的开始、停顿和速度快慢。 拍手应和,即教师通过拍手掌及身体发出各种节拍,要求幼儿聆听后原位站立并回复相同节拍。拼合对象,就是不同数量的幼儿运用身体拼砌,扮演老师指定的某个事物(如汽车、大象、鲸鱼等)或某类事物中的几种(如昆虫、交通工具、文具、玩具、家电等),不断加大难度。 把这些游戏合并起来玩,就是:教师借助乐器给出节奏,幼儿根据节奏进行快慢步行,教师再拍打手掌或身体发出节拍,幼儿给出回应。这个游戏需要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当停顿下来时,教师还可以发出其他戏剧游戏活动如“几人抱成团”的指令。当幼儿通过“几个抱成团”分组后,再请每组幼儿合作拼合某个对象。 合并策略通过合并多个不同风格的游戏,转化游戏的气氛,让游戏充满张弛感与节奏感,使个性、适应力及专注度不同的幼儿都能有机会融入、参与活动,产生比单一游戏更丰富的效果。 整合策略二:渐进 戏剧游戏能够对各种特质的幼儿产生深化的教育功能,依赖的就是渐进策略。所谓渐进,就是一个戏剧游戏不断向前发展,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策略。这样可以使适应力低及怕生的幼儿慢慢投入到集体活动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控制住过于想第一时间表现自己的幼儿,又可以吸引注意力低、不够专注的幼儿,还可以挑战过于依赖规律、不喜欢改变的幼儿,激发他们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世界大使与拼合对象就是很好的使用渐进策略的戏剧游戏的例子。 很多时候,合并策略和渐进策略可以同时使用。 实用举例:身体猜拳(剪刀、石头、布)、身体写字。 身体写字,就是把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手指头、鼻子、脚、肩膀、肚皮、屁股等等当作笔,来写字(字母、数字、汉字均可)。 身体猜拳,也叫“全身版的剪刀、石头、布”,就是幼儿两两一组,运用肢体扮作剪刀、石头、布(例如:双脚交叉或者前后叉开是剪刀、合上是石头、平面打开是布的“脚步版”;手脚同时交叉是剪刀、全身缩起来是石头、全身一起打开是布的“全身版”,进行猜拳游戏。 把“身体写字”与“身体猜拳” 两个操控身体动作的戏剧游戏合并起来,再进行渐进策略,可以这样玩:首先,要求幼儿简单用身体部位写字,从手指到全身不同位置,难度渐进。然后让幼儿二人一组以“身体猜拳”定胜负,胜出者可出题命令对方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写字,“身体猜拳”的难度可不断加强,由手到脚,由全身到花式,最后再分组设计专属的身体猜拳版本(动物版、功夫版、韩国歌星版、奥特曼版等等)。幼儿从中学会应用身体进行动作,更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平和接受输和赢。 整合策略三:转换 转换策略就是把戏剧游戏中扮演游戏的情境改变,使幼儿产生很多不同的心理反应及表现,当他们已经掌握那个戏剧扮演游戏的规律后,再改变扮演的内容,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用案例:机场三部曲。 把赶时间、正常出发与很悠闲地办理登机情境进行“定格画面”的扮演。熟练之后,只需将情境转换成任何其他场合就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上学三部曲、吃饭三部曲、上厕所三部曲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