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组理论学习记录表(4月 屠雪琪)
发布时间:2018-05-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让家长转变对儿童剧的观念 只有一个字 “等”》
主讲人   屠雪琪 学习时间 2017.4.4
文献题目 做真正的儿童剧 别自掘坟墓 文献来源 搜狐教育
一、做真正的儿童剧 别自掘坟墓
  严格来说台湾的专业儿童剧团差不多在30多年前才开始出现,大概在1985年蓬勃发展起来,如雨后春笋一样。一般人对儿童戏剧和儿童剧团的概念是这样的,做成人剧的不太看得上儿童剧,因为观念上觉得儿童剧就是做给孩子看,唱唱跳跳。实际真正了解到儿童剧之后,你会发现儿童剧在舞台上面所有的专业技术都跟成人剧是一样的,更难的是你必须要做到让孩子能懂、能接受。所以,做儿童剧要比做成人剧更困难。
  还有一些人做儿童剧是因为经济效益,一个小孩就能带二个大人,说不定还能带四个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来!这是儿童剧的一个宿命,就是你服务的对象和付费的对象不同,你服务的对象是孩子,让孩子能看得懂、能接受、有帮助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付费的是家长。
  其实这也是中国大陆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大陆儿童剧有这么多的卡通人偶剧,而卡通人偶剧的故事取材大部分都是西方的童话故事,比如说小红帽、大海的女儿、白雪公主、七只小羊、三只小猪……几乎都是国外的童话故事。为什么?因为家长知道这些故事!让家长去看新创作的《雪后与魔镜》,她可能不知道这个故事,好不好不知道,所以她不敢带孩子去看。《白雪公主》最起码她知道故事是怎样的,带孩子去看起码从50分起,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商业操作,只是为了让家长掏钱。这也是未来做儿童剧的人必须要面对的,否则的话会走到一个死胡同去,成为一个困境。当全民意识抬头、当家长的教育背景跟上来的时候,或者是当下一代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的时候,他们再看的东西就已经不一样了,他会觉得你这是搞笑、骗他钱,然后就再也不会走进剧场,以后做真正好的儿童戏剧也没有人会来买单,所以我真的觉得这是自掘坟墓。
二、让家长转变观念 只有一个字——“等”
  需要给时间去酝酿,但并不是没有做为的等,而是要努力去想办法做一些事情。比如2010年之前高雄的观众没机会看到世界各国不同的好戏,所以我说
  观众有几种,一种是人偶剧铁粉,怎样也改变不了他,他的程度只能在那;另一种是他可以欣赏好的戏剧,但没有人引进好的给他,不知道有优秀戏剧可以看,一旦他接触到便会开启那个大门,会摒弃其它人偶剧。比如最近创作了《雪后与魔镜》,有一个五岁小朋友的妈妈说“我儿子看了你们的戏以后再也没办法接受人偶剧!”这种是占大部分的人。
  另外一个群体是一开始就不喜欢人偶剧,唱唱跳跳太过娱乐性,这些人索性就不会进剧场。所以需要等,等这批老师有这样的意识觉醒,等儿童戏剧创作者看多了,发现儿童剧真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需要反思自己以前做的事情。儿童剧不是人偶剧,只有唱唱跳跳。完全可以用剧场里的专业技术、演出技巧、创作的概念、戏剧的结构、舞美的设计放在儿童剧里,只是需要能让孩子理解接受,就这么简单。
三、儿童戏剧里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如同一个天平
  这个问题打个比方,好像一个天平,一边放着教育、另一边放着娱乐。要做好很简单,一句老话四个字——寓教于乐。“寓”就是包含;“教”就是主题意义;“于”就是在乐里面;“乐”是外在表现形式。再打一个简单比方,小朋友吃药外面都会裹一层糖衣,在吃的时候他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药,吃下去在肚子里面消化,吃的过程不会太痛苦,消化后里面的药分对他会起到帮助,他根本不需要知道里面的成分是什么。所以一出戏让小朋友看的好喜欢、好感动,里面的道理不用再讲,他会记在心里。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要演部“劝人不要酒架”的戏,一开始一定是几个哥们在一起喝酒,然后要开车回家了,这时路上一个警察出现“先生请出示您的证件……您已经违反了安全条例第X条X款,会处罚XX钱……”这样一点效用都没有,哪个观众会记得第几条第几款罚多少钱?要是我创作导戏的话,一样开始也是夜里一群哥们在喝酒,天快亮才喝完开快车回家,开到他家巷子口“嘭”撞到一个人,会设定没人看见他,他逃逸回家,结果呢,被撞的人就是他早上出来帮他买早点的爸爸。这样观众的记忆才深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