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 | ||
主讲人 | 周美玲 | 学习时间 | 2018.6.13 |
文献题目 | 戏剧游戏的整合策略 | 文献来源 | 幼儿园教师网 |
幼儿园在把戏剧引入幼儿活动中时,如何充分发挥戏剧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又避免重复排练带给幼儿苦闷及压力呢?除了观念上对于戏剧活动的定位要恰当,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把戏剧游戏与即兴扮演技巧整合起来的策略,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教育戏剧活动范式。换句话说,幼儿园戏剧活动需要教师通过轻松的戏剧游戏与即兴扮演技巧的策略调配,调动起儿童的各种能力及积极参与情绪,放弃表演者或被训练者的身份,使所有人转换成参与者及游戏者,把绘本、儿童故事以及对二者的理解变成儿童亲身感受的过程。相比之下,那些专业戏剧界的剧本编写及舞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并不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教育戏剧、创作性戏剧就是教室里的过程戏剧。 所谓的“过程戏剧”,就是指导者根据从故事(绘本)中解构出的各种方向与片段,借助戏剧游戏与即兴扮演技巧,让参与者进行构思、扮演、设想、组织、展示、分享、观察、响应、评论等等,经历组织、呈现、响应三个学习阶段,享受戏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完全在体验戏剧情感上的各种内容及学习经历,无须面对“要表演一台完美的戏剧给观众看”的压力。理论上,过程戏剧与舞台表演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它能让任何智能、天分差异的人士可以有平等的戏剧参与机会,在没有压力及不良副作用下获得戏剧活动带来的教育效果。应用在教育领域的过程戏剧就是教育戏剧与创作性戏剧。因此,教育戏剧与创作性戏剧的策略与过程戏剧是一致的,以组织、呈现、响应三个阶段串联起来,达成教育的效果。 1. 组织阶段教育戏剧活动的核心内容 组织阶段的教育戏剧活动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训练及唤醒幼儿的扮演及表演能力,以戏剧游戏为核心: ⑴ 训练、唤醒、加强幼儿的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及多元表现的能力。 ⑵ 组织幼儿集体练习,使其获得合作、合群能力。 ![]() ⑴解构绘本、故事文本内的各种元素。 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排从绘本故事中解构出来的学习内容。 可以看出,戏剧游戏是教育戏剧及绘本戏剧活动的主要入手部分,通过戏剧游戏让幼儿拥有即兴扮演的技巧与能力,同时通过戏剧游戏灌输集体扮演活动的规律,让幼儿拥有合群能力,从而能够与其他幼儿相互配合,共同从事集体扮演活动,为将来一系列围绕绘本故事的活动做准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戏剧游戏整合策略,下一期我将跟大家分享绘本故事的解构方法以及由绘本故事生发的戏剧游戏的编排工作。 2.戏剧游戏的整合策略 戏剧游戏是培养幼儿表演能力的主要工具,能够锻炼幼儿的表演技术,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游戏对幼儿都有特定的心理暗示与教育功能。教师除了要知道如何带领幼儿做每一个戏剧游戏外,还需要掌握戏剧游戏的规律及整合策略。 要成功开展戏剧活动,幼儿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戏剧小游戏。教师可以每天跟幼儿玩一个不同的戏剧小游戏,每天玩大约20分钟,一周5天,连续玩4周,也就是连续跟幼儿玩20多个戏剧游戏,先让幼儿掌握及适应玩戏剧游戏的规律。如以下两个小游戏:百变小小脸:幼儿通过收紧与放松脸部不同部位的肌肉,尝试表现不同的面部表情,学习演技的同时,体会表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捡破烂:幼儿2~6人一组,群体合作,听清楚老师的指令,把老师要的不同数量的对象或者是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如:3张废纸加1支铅笔、3个笑容加1张苦脸等等。游戏可多次进行。 整合策略:合并 当幼儿掌握了大部分戏剧游戏之后,就可以开展策略性的合并戏剧游戏。所谓合并戏剧游戏,就是把不同的戏剧游戏加起来,混合在一起使用,让幼儿连贯地进行多个游戏。多个戏剧游戏相加在一起,可以让每个游戏的功能加强,达成1加1大于2的奇妙效果。 |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6月周美玲)
发布时间:2018-06-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老师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