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马子轩 |
观察地点 |
表演区 |
观察时间 |
2017.4.5 |
行 为 描 述 |
小舞台里真热闹,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精美的服装及道具,在自主去选择游戏时,范师妤、乐乐和黄豆豆来到了小舞台,一开始就是几个孩子之间都胆怯的互相推让,不愿意去尝试表演,几个孩子僵持在小舞台里,随意的摆弄着服装及道具。我及时上前去提问,还记得昨天我们学习了春天的歌曲吗?这时候孩子们立刻争先恐后的开始大声的说:“我知道,我知道,我来演花朵,你演什么?你演小蜜蜂吧。”几个孩子一番商量后开心的结伴去进行了简单的互相装扮。就开始表演了,期间我也当成了小观众观察他们的表演,表演中不时会客串角色及漏掉的环节。但几个孩子之间却仍然玩的不 亦乐乎。表演结束,我和小观众们立刻鼓起掌来,孩子们特别开心。 |
||||
行 为 分 析 |
表演区是实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不可缺少的载体之一,表演区是幼儿园艺术活动的补充和延续,促进幼儿园艺术领域目标的实现。表演区与其他区域相比,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幼儿,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具有特别的作用,动听的音乐、鲜艳的服装、童话式舞台和上台表演的喜悦深深吸引和鼓舞着他们,激发他们积极愉快的情感。小班幼儿在表演区中会经历三个阶段:好奇、摆弄、兴奋、装扮阶段;跟老师做,被动阶段;自己做,主动阶段。老师要把握好这三个阶段,不断调整策略适时指导,让幼儿“玩”“演”“乐”,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表演区艺术教育的功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歌曲表演既有语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动作的模仿。孩子们在表演,也是在游戏,会不知不觉进入游戏情境,体验角色在情节发展中的喜怒哀乐。而当表演中孩子遇到了一些困难的时候,教师的适时介入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能让表演继续下去,小班的孩子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支持,在观察及引导的过程中,适时的表扬和支持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
记录人:陈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