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范梓妍等14人 |
观察地点 |
教室 |
观察时间 |
2017.10.11 |
行 为 描 述 |
范梓妍担任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导演,范梓妍不仅要自行表演,还要发挥导演的组织和指导作用,使其他孩子的表演顺利进行。从范梓妍的表现来看,她试图关注每个演员的表现,并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影响别人——她采用了“出戏”和“入戏”结合的方式来指导表演有困难的“魔镜”、提示“小矮人”的出场时机;她关注了服装和道具的使用情况——发现“皇后”的袖子“太大了”,使用丝带的时机;她还即兴哼唱不同角色的出场音乐,以让演员适应没有录音的表演;她还试图借助“吉他”的声音来帮助自己发出信号,说“等下我拿这个来提醒他们”,遗憾的是,她毕竟是个孩子,她的注意力也很快被吉他吸引过去,而置舞台上的表演于不顾了。 |
||||
行 为 分 析 |
范梓妍对剧中各个角色都非常熟悉,语言和音乐表达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肢体表现能力,但是基本上都是以模仿和再现的方式在展示表演技能,自我表达的创造性比较欠缺;同时在交往过程中略显胆怯,在其他幼儿提出异议时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中班孩子的处于联合游戏的阶段,游戏的合作性不强,游戏的目的性较差,需要成人或其他手段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的主题,在这个案例里,众幼儿都有初步的合作表演的意识,但是角色间因游戏发生的交流不多,常常发生各自的关注点不同,表演不合拍的现象。而幼儿范梓妍担任的导演应该是游戏的核心,但是她却因为一把吉他转移了注意力,最终没能完成这个任务,也是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 |
||||
指 导 策 略 |
1.教师可在戏剧表演游戏区准备多个经过剪辑的故事录音(剪去故事角色的对白部分),让故事录音发挥旁白的作用,引导幼儿合作游戏,同时对白部分要由幼儿完成,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采取组织团讨分享经验的方式,鼓励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演。鼓励幼儿多用面部表情表现。 3.教师要引导幼儿多关注别人的表演,多引导角色之间进行交往。 4.可引导幼儿主动使用乐器,并配合角色的需要发出声响。 5.选择故事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角色少的故事进行表演,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
记录人:屠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