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
陈可妮等13人 |
观察地点 |
教室 |
观察时间 |
2018.1.1 |
行 为 描 述 |
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兴趣锐减。陶语瑄提议,我们一起来表演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吧。陈可妮说:你扮演狐狸,她扮演老虎,我也扮演狐狸,陶语瑄说,我不当狐狸。可是大家也不想当狐狸呀,于是陶语瑄硬着头皮开始了游戏。玩了一会儿,只见陈可妮吴玥泱着腰开始走路,小眼珠子不停的翻白眼。吴玥泱说:陈可妮,你干嘛呀,狐狸可不是这样走的,你走的丑死了。于是吴玥泱走上前,还是我来扮演狐狸吧。于是吴玥泱扭着屁股走出来,那模样还真像一只小狐狸。 |
||||
行 为 分 析 |
因为每天游戏时间充足,孩子们可以充分投入游戏,这为游戏多样化、创新性地开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游戏过程中以集体、分组、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交叉进行,当孩子们不敢尝试狐狸角色时,我应该多鼓励,并且表演狐狸的模样给小朋友看一次,让他们尝试模仿我的形态动作来表演。他们有了信心,就都愿意尝试狐狸的形象了。 |
||||
指 导 策 略 |
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幼儿游戏的伙伴;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开心,玩有所得,教师就要用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带着童心去参与幼儿游戏,当个别幼儿没有足够勇气时,我就建议他担任小兔子、小鹿、狮子等角色参与游戏。通过这一次的观察与孩子的表现,我认为表演游戏其实可以承上铺下的,可以联想起来。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很棒! |
记录人: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