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览《教育戏剧研讨材料》一文有感
撰写人:田豫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以幼儿园戏剧表演、音乐活动游戏化促进幼儿学习品质、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是以游戏作为活动教学开展的载体,活动的设计理念是运用高结构、低控制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提供大量合作交往的机会,活动目标不仅关注幼儿音乐素养和能力的发展,更加关注幼儿作为未来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
本次研讨会通过示范活动、主题报告和现场议课等多形式进行研讨,呈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幼儿园实施戏剧表演、音乐活动游戏化提供操作的途径、策略和方法。
幼儿园戏剧游戏课程是以阅读为课程出发点,结合舞台美术、音乐音效、文学等戏剧元素,渗透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五大领域教育的一门综合课程。
创作性儿童戏剧的本质,是与幼儿自发的扮演游戏类似,它是一种即兴自发的教室戏剧活动,它的发展重点在参与者经验重建的过程。
在自然开放的教室气氛下,透过肢体律动、默剧及即席的对话等戏剧的形式,由一位领导者带领参与者运用“假装”(pretend)的游戏本能,去想像、反省、观察及体验人类的生活内容与生存空间,进而了解自己是自由的创作个体、问题的解决者、经验的统合者及团体的参与者。
提倡两个凡是、四个机会。凡是幼儿能够自己做的事情,我们
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做;凡是孩子应该获得的体验,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去体验。给孩子主动探究的机会;给孩子发挥创意的机会;给迁移生活经验的机会;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纠错的学习品质,好的品质不是老师骂出来的,来自于孩子的自我觉错;音乐舞蹈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音乐活动是培养孩子观察模仿能力、自我纠错能力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许卓娅教授说:“教育戏剧更注重审美,终极目标是德育。人品的核心是自我控制,即自律,重点在于:情绪管理与行为管理。学品的核心是学习的愿望与坚持的毅力,挑战与成功永远是激动人心的人生追求。总体培养的标准是:有社会责任感并且有能力为社会服务的人。戏剧就是一个手段,就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