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戏剧游戏《 小熊请客》反思
执教者:商倩
幼儿园特色提倡自主,要自主首先就应该追随孩子的兴趣、发展和需要,但孩子们在这场游戏开始时,孩子们还不能够自主游戏,是需要老师引导的,缺少平时游戏的自然与生动。于是我在吸纳老师们对戏剧游戏的一些指导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加紧了对戏剧游戏的理论学习。了解到那种完全照搬剧本,让幼儿机械排练的行为主义教学法是不适用于幼儿园戏剧活动的。教师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开始针对剧本语言和幼儿讨论,并适度启发、引导,孩子们的思维果然开阔了一些,有几个选择扮演狐狸的小朋友,说得特别精彩,比如:你们别小看我,我是最厉害的大狐狸,今天要到森林里捉许许多多小动物来吃;再如我是一只懒狐狸,整天吃吃睡睡,我还是一只聪明的狐狸,知道太阳可以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我更是一只坏狐狸,最喜欢捉小兔那样弱小的小动物。但在自选角色的时候,这些狐狸演得好的孩子往往又会选别的角色,一些不胜任狐狸角色的孩子偏偏又来演狐狸,从而导致游戏的精彩不能凸显。尽管也引导孩子尽量选择自己适合的角色来表演,但是因为一直让孩子自选,没有进行角色固定,孩子们更多的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角色而不是完全从适合的角度考虑去选角色。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表演技能更多的是通过同伴间的相互观察、模仿、学习逐渐积累和提升的,表现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表现能力弱的幼儿共同游戏也更能促进幼儿整体表演技能的发展,从而提高游戏的质量。可游戏角色不能固定这一情况,却使得游戏的效果时好时坏。游戏中幼儿的游戏角色到底要不要进行固定分配呢?我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