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戏剧游戏《老鼠嫁女》反思
执教者:许晓玲
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迅速,表演能力也大有发展,他们在游戏中已经显示出计划性和组织性的能力,并对表演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游戏中对教师的挑战也是日益提高。 1.在潜移默化中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表演的兴趣 教师的形象在幼儿心中是神圣的,幼儿在模仿成人的活动中,最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因此,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平时讲故事时,我们都应该有感情、有表情、绘声绘色地给幼儿讲述,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等塑造了神气的太阳、威风的乌云、疯狂的大风、结实的围墙、害羞的鼠小妹、糊涂的鼠爸爸等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角色,幼儿在教师的带动和感染下,开始学着老师的腔调,进行对话、游戏;在此基础上,逐渐根据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改编、丰富故事的情节、对话等等。 2.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注重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材料是故事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动手力、同伴间的合作力等.因此,根据游戏的发展需求及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程度的半成品材料,并进行不断地调整,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3.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合理创新。 长时间的表演游戏,给了幼儿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幼儿越来越有自信。原本不爱说话,胆子小的幼儿,也和大家打成一团,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表演中,幼儿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已有经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因此我们可以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让幼儿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