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戏剧游戏《我们要去捉狗熊》反思
执教者:戴丽华
在戏剧游戏中,幼儿以戏剧的自然学习方法,如模仿、造型、控制和想象等来学习语言、动作与社会行为等,他们通常将自己置身于想象的戏剧情景中来表现熟悉的经验,并衍生出新的经验。教师应把握戏剧游戏的这些主要特点,在指导戏剧游戏时关注每个幼儿在想象的戏剧情景中运用智能、体能与直觉进行即兴式、创造性表现的状态。有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戏剧教学策略来调整游戏的节奏,以便观察与发现每个幼儿的表现。有些由一般性游戏改编而来的戏剧游戏,更需要突出戏剧创作的特点。例如,对“石头剪刀布”戏剧游戏,教师在理解它与原有游戏的不同之处后,把重点先放在幼儿身体造型上,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表达、创造“石头”“剪刀”“布”的造型。
戏剧游戏《我们要去捉狗熊》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并没有太多思想性的意义所在。但是我的课堂仍然需要改变“热闹有余,深度不足”的状态,让孩子们对于文本的认识跨一个层次。
在游戏中,幼儿能走:从家中打开房门、走下楼梯、树林;跳:跳出窗户、跑:穿过院子,滚:经过野草、爬山坡、跨:过河水,钻过山洞等地”时,动作比较正确,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游戏,但在听到狗熊声音后,幼儿在“大伙遇到狗熊吓得倒退回去,快速从山洞、树林、河水、山坡、野草等地返家,最后终于安全回到家,爬上楼梯、关上门,多会被窝里”时,发出的喊叫声太大,游戏显得比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