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戏剧游戏《猫捉老鼠围墙板》反思
执教者:商倩
戏剧游戏是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与表情、声音与语言进行感知、想象和表达的游戏活动把握戏剧游戏的特点。在戏剧游戏中,幼儿以戏剧的自然学习方法,如模仿、造型、控制和想象等来学习语言、动作与社会行为等,他们通常将自己置身于想象的戏剧情景中来表现熟悉的经验,并衍生出新的经验。
在我组织的“猫捉老鼠围墙板”这个戏剧游戏过程中,我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猫和老鼠为切入点,让幼儿发散思维模仿猫,和老鼠的各种姿态。在“猫捉老鼠”这个游戏时,我鼓励幼儿们扮演猫、老鼠,让孩子们用肢体动作表现猫捉老鼠的各种动作,让一部分幼儿用身体摆出各种造型的障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经验积累不够,孩子们在用身体摆造型时没有能够放开,虽然老师有了示范,但孩子们的思维不够发散,摆出的造型比较单一。
在游戏的第三环节,我加入了“围墙板”这个内容,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围城了一个圆圈,让孩子们手拉手,手举高为打开围墙,手放下为关上围墙,孩子们都参与了游戏,整个游戏过程孩子们都在参与,也享受到了游戏带来的快乐。
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我设计的游戏环节可以更加灵活些,要更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要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例如在“围墙版”这个环节,我需要发散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墙板,比如两人或三人一组,可以组合墙板造型,在“围墙板”这个上面我仅仅就让幼儿围圈来表现,束缚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教师应把握戏剧游戏的主要特点,在指导戏剧游戏时关注每个幼儿在想象的戏剧情景中运用智能、身体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状态。要在游戏中充分挖掘和发展幼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