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戏剧游戏《小猴子本领大》反思
执教者:汤欣依
戏剧游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凭借其所思所想去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由此可见,戏剧游戏不是我们简单意义上的模仿表演,锻炼的也不是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创造力培养方面,充分地挖掘儿童的天性,来不断地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开启儿童的情感表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不断促使儿童的成长。
小猴子本领大,这是根据一种传统的“木头人”游戏玩法改编而成,在创设这个游戏之前,我原本找了一节游戏“野猫的阴谋”,但因考虑野猫与鸭子的表现比较单一,于是我创设了小猴子,因为小猴子可以七十二变。
在游戏前,我准备了猴子头饰、金箍棒、妖怪头饰来满足幼儿游戏需求,我也考虑到场地的问题,加了一条垫子,但游戏时发现场地不够,孩子们没有玩开,游戏中大部分孩子还是很有兴趣的,但个别幼儿有点心不在焉,但很快也能够融入游戏中,说明角色意识还不是很强。
在游戏的能力提升上还应该再思考一下,比如妖怪的表现力不够,可拿一些道具做辅助;可在道路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增加难度,有一个能力的提升;猴王小队长除了监管还可以增加一些动作……
我还没有注重幼儿动作造型的变化,在后期游戏中还应注重动作造型的创编。在后期日常游戏中,我应鼓励幼儿在区角或其他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分工游戏。选择合适的集体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享更多富于创意的动作和造型。帮助幼儿学习如何相互学习和积累更多的表象语汇。和幼儿一同讨论建构故事的结尾和后续:后来怎样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也尤为重要,教师“入戏”是指在恰当的时机,教师亲自进入游戏中,扮演角色同幼儿一起进行表演。“透过教师扮演某种角色,带领幼儿进入虚拟的世界,从而加快幼儿在心理上进入‘这就是真实’的体验,加深活动探索的成绩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