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反思(9月 吴心瑜)
发布时间:2018-10-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心瑜
活动反思
——戏剧游戏《谁改动》
执教者:吴心瑜
 
  戏剧是一门综合运用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艺术。它独特的“综合”特点使得戏剧教育在当下备受幼儿园教师的关注。但是,一些幼儿园在开展戏剧教育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如:戏剧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有何价值?戏剧教育应该是“通过戏剧的教育”还是“为了戏剧的教育”?怎样的戏剧教育才能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零散随意的戏剧教育内容如何才能整合成科学系统的戏剧教育课程?
  每一位孩子在戏剧中能全新的绽放自我,自主、支持、引导更是孩子戏剧最需要的元素。幼儿戏剧表现力的因素有:形体的表现力、声音的表现力、服装的表现力、化妆的表现力、道具的表现力、布景的表现力等等。在许老师的幼儿戏剧中的学习品质、人格品质的培养更是重点,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行为在戏剧中极其重要。我也深受到这点。像我排练时,最让我苦恼的是孩子为什么那么不能真正的投入角色去表演?总是需要老师时刻提醒。归根到底就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行为没有形成自律状态。
  用过去的眼光看,这些充其量都是在做“游戏”而已。但仔细想一想。难道这里面不是包含了所有人类戏剧实践的“要件”吗?概括地讲就是,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讲述故事,通过讲述故事来反映和反思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经验,在创作、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合作,通过创造来解决排练、演出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通过自己的戏剧表演娱乐他人和自己,在建构一部又一部戏剧的过程挑战自己,展现和完善自己。  
  所以,人人都是天生的戏剧表演艺术家,我们希望幼儿园教师都能成为戏剧教育家。而戏剧教育家的职责不在于让孩子们排戏或教孩子们演戏,而在于保护孩子们的戏剧天资,并创造条件使孩子们通过戏剧活动充分展现这些天资。  
  创意戏剧教育的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我们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凡是儿童可以自己做的一定要让儿童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体验的一定要让儿童自己去体验。与幼儿一起在编戏、排戏、演戏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我们既不向幼儿提供只能欣赏的戏剧,也不向教师提供可现成排练演出的剧本,而是向教师和幼儿提供一些创作的思路或“原创工作框架”。这些蕴含在文本和操作材料中的“原创工作框架”意在为教师和幼儿提供一定的创意空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