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尝试表现不同的声音;
2.为故事发展不同的音效
活动准备:铃鼓、绘本《祖母的妙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法
1.提供单音节如、a、e、i、u等声音,请大家一起练习发音。
2.运用“双手合十的动作”作为控制学生发声的工具(如音量调节器),说明双手打开时声音变大;双手合起时声音变小。
3.练习配合音量调节器,用嘴巴发出由大变小、由小变大的声音。
4.一边说故事《祖母的妙法》,一边练习运用自己的声音为故事配音效。
二、故事大纲如下:
“阿力有许多玩具,如会讲话的鹦鹉(音效)玩具钢琴(音效)小火车(音效)
等。但是阿力的胆子特别的小,生活中遇到任何东西,虽然很普通,但是只要被他看到都会被阿力的想象力转换成另外一样恐怖的东西,如看到小狗(音效)以为是大猎狗(音效);看到有人骑脚踏车(音效),就会想象成是在飙车(音效);听到有人走路的脚步声(音效),就会以为是巨人在走路(音效)听到敲门声(音效)以为外面在打雷(音效).......”
后来阿力的祖母知道了她告诉阿力一个好办法;她教会了阿力念一个咒语‘卡拉卡拉,我胆子大,我是高大力,我谁都不怕!’阿力经过多次联系以后,回到街上把所有的事情都变回来他都不怕了!
1.讨论运用自己的声音或周遭的物品制造各种声音的可能性
2.进一步讨论有音效和无音效是否相同。
活动延伸:分组负责不同的音效,老师当指挥家,边说故事边指挥小组做出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