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组下学期“戏剧游戏”方案
发布时间:2018-03-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广化幼儿园
戏剧游戏活动内容计划
(2017.10--2018.1)
(3.5—3.9)
游戏名称:背上的图形
游戏目标:
1.增进参与者熟悉彼此名字的机会。
2.提升专注力及听指令的能力。
游戏准备:背景音乐 图形卡片
游戏过程:
1.伴随音乐进入现场。
幼儿以开火车的队形,坐成一个圆圈。
2.玩一玩
音乐响起朝着一个方向传图形卡片,音乐停止,说出图形并描画。
3.感知游戏
围圈坐,从最后一个幼儿开始,用手指轻轻地在前面幼儿的背部画简单的图形,前面的幼儿感知后往前传递,直至传回第一个幼儿,判断是否和最初的图形一致。
(3.12—3.16)
游戏名称:接“力”抖手
游戏目标:
1.探索肢体震动,移动的相对关系
2.提升肢体在空间移动中的敏锐度与觉察力
游戏准备:铃鼓,柔和音乐,
游戏流程:
游戏导入:摸了谁的头
教师来回走动,被摸到头的孩子大声喊“碰”
2.接“力”抖手
教师与幼儿围坐一圈,与他们一起手牵手,闭上双眼。教师轻轻抖一下左边幼儿的手,被抖的幼儿,紧接着将这股力传过去,抖一下左边幼儿的手。按顺序接力抖手,最后回到教师结束。
(3.19—3.23)
游戏名称:猜猜我是谁
游戏目标:
1.提高专注力。
2.培养团体默契。
游戏准备:铃鼓
游戏过程: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在班里的好朋友是谁,他长得什么样?如果闭上眼睛你可以认出他吗?
个别尝试
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闭上眼睛,你可以摸一摸,也可以问他们一个问题,猜出哪个是你最好的朋友。
3.“听觉”感知
全班男孩一队,女孩一队。先请男孩队第一人闭上眼睛,听女孩队任意一人(由教师指定)任意说一句话,来猜她是谁。可以一对一地猜,也可以一对三地猜。男孩队猜完后,再换女孩队来猜。
(3.26—3.30)
游戏名称:影子
游戏目标:
探索肢体在远近前后、高低等空间中移动的相对关系。
2.提升肢体在空间移动的敏锐度与儿童的观察力。
游戏准备:
铃鼓、缓慢节奏的音乐。
游戏过程:
1.邀请一位志愿者与老师一同进行影子活动的示范。先由老师扮演主人,志愿者扮演影子,主人在定点做不同的连续动作,影子就跟在后面模仿。
(请主人尽量放慢速度加大动作)
2.针对刚刚的示范,做下列讨论:
“主人可以怎么做,才能帮助影子跟上他的动作?”
“主人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3.邀请两位志愿者再次示范,并讨论其中的动作和问题,如动作不要一直重复,可以多些变化。
4.将全班分成两大组(A、B),A组先进行活动,B组在旁观察。
5.A组先进行活动,分成两两一组,站成两排,前后左右取恰当的活动间距,一排当主人背对影子,一排当影子在主人后面。
6.音乐开始时,主人配合节奏(流畅慢速)做动作,影子跟着主人同时做动作,直到音乐结束才使用快节奏的音乐,以免影子跟不上主人的动作
停止交换角色进行同样的活动。
7 待A组全部完成后,换B组上场进行,A组则变成观众。
分享参与活动的发现和感受。
(4.2—4.6)
游戏名称:白羊舞
游戏目标:
1.能看懂队形图,了解不同队形图的意义,并能为歌曲设计合适的队形。
2.能够在音乐及歌词的提示下,及时变换队形。
3.在变化队形时能与同伴保持一定距离,不碰撞。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舞蹈表演有初步的队形变化的概念。
2.材料准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由,队形图几张,小羊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
3.场地准备:座位靠边摆放,空出中间的场地,供幼儿舞蹈
游戏过程:
一、律动进场,激发舞蹈的兴趣。
师:上次,我们白羊村的羊羊们给音乐增加了舞蹈动作,现在让我们带着表情来舞蹈吧。
1.幼儿跟随音乐,模仿羊羊们走进教室,音乐停止站成六路纵队。
二、借助队形图,尝试根据歌词内容设计队形。
师:当前奏结束,歌词里唱“喜羊羊”时,小羊们要千什么了?你们觉得这么多小羊要站成什么样的队形,才能让大家看到你们每个人呢?
1.教师出示几张队形图,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哪一种队形合适?
2.幼儿讨论,师幼共同商量,确定三角形的队形。
师:那我们就来站成角形的队形吧(幼儿排队形)。
3.为每段音乐都设计、配上相应的队形。
4.引导幼儿根据设计的新队形进行舞蹈表演。
(1)问:我们需要在什么时候变换队形?
(2)引导幼儿尝试预演,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角色。
(3)播放音乐,进行表演,教师拍摄录像。
三、引导幼儿尝试评价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
1.播放教师拍摄的幼儿舞蹈录像,幼儿观看。
2.幼儿讨论并评价,找出舞蹈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4.9—4.13)
游戏名称:黑蜘蛛之舞
游戏目标:
1.分辨音乐中两种不同的旋律和节奏,能创编合适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通过观看录象,模仿白蚂蚁的动作,并创编黑蜘蛛搞破坏的动作。
3.在游戏中模仿蜘蛛老大的动作和说词,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习过吹曲《黑蜘蛛之歌》。
2.材料准备:进场音乐,录像《绿色家园》、音乐《黑蜘蛛之歌》。
3.场地准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游戏过程:
一、播放欢快、轻松的音乐,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小虫子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我们见过许许多多的小虫子,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一种你喜欢的小虫子,学学它的动作,跟着古乐一起走走好吗? (幼儿模仿蜘蛛、毛毛虫、螳螂、蝴蝶等小虫子的动作)
二、观看童话剧绿色家园冲白蚂蚁破坏树木的舞蹈片断,创编黑蜘蛛搞破坏的动作。
(1)师:你们知道《绿色家园》中啃树木的坏东西是谁吗? (白蚂蚁)
(2)师:白蚂蚁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谁来学一学?
(3)师:你能不能模仿户蚂蚁的动作,也来创编一个黑蜘蛛搞破坏的动作呢?
(4)幼儿自由创编。
三、感受乐曲中两种不同的风格,为乐曲创编合适的动作。
(1)播放音乐全段问:歌曲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演唱的感觉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2)师:那你们觉得演唱第一段时黑蜘蛛可以怎么做动作?(幼儿根据歌词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3)师幼共同将舞蹈动作进行整理,幼儿跟着音乐练习。
四、师幼跟着音乐合作游戏。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黑蜘蛛之歌》其实是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黑期蛛之舞,谁能告诉我,哪一段音乐是黑蜘蛛在游戏?哪一段是黑蜘蛛在“说话”!
(2)游戏规则:第一段黑赖蛛随着欢快的音乐上场,自由表演,快乐舞蹈。第二段,黑蜘蛛们找一个舒服的位置,按Rap的说唱节奏边说歌词边创编相应的动作。老师扮演黑蜘蛛老大,黑蜘蛛们重复老大的动作和说词。
(3)教师扮演思蜘蛛老大,幼儿尝试跟音乐做动作,共同游戏。
(4)请个别幼儿扮演黑蜘蛛老大继续游戏。
(4.16—4.20)
游戏名称:兔子舞《晚会》
游戏目标:
1.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培养团体默契和兴趣。
游戏准备:快节奏音乐和音响设备、空地或大会场。
游戏流程:
1.情境导入
让所有幼儿扮演兔子开晚会,组成一个圆圈,要求后面的幼儿用双手搭在前面幼儿的双肩上。
2.介绍游戏
听好口令,老师站在一边为他们发号施令:
A.左脚、右脚、前前前、左脚、右脚、前前后;
B.左脚、右脚、前前前、左脚、右脚、前、后、左、右、前前后;
C.左脚、右脚、前前前、左脚、右脚、前前转(旋转180°)
3.难度加强
改为“猫"和“老鼠”都穿上会发出声音的鞋子,来捕捉或躲避。要求整个过程中运作整齐统一,口号一致,连续三次不间断。
4.反复游戏
幼儿听音乐反复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做引导。
(4.23—4.28)
游戏名称:大瞎话
游戏目标:
1.加强幼儿间的友谊。
2.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及反应力,感受游戏的快乐。
3.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游戏准备:眼罩
游戏过程
1.游戏导入
一人蒙上眼睛扮"瞎子",坐在"瞎子"左侧的人开始不断的指在座的每一个人。当他指向其中的人和一个人,就问"瞎子","这个行不行?"。"瞎子"如果说不行,就继续指下一个人。直到"瞎子"同意的时候,被指的那个人就是被游戏选中的人。“瞎子”摘下眼罩,根据每个人的表情来猜测谁被选中了,而参与的人不能告诉瞎子。当然,被选中的也可能是"瞎子"自己。
2.游戏示范
请一名幼儿上台来做示范,这名幼儿来扮演“瞎子”。教师做引导并说明要求。
3.进行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逐步提高难度。瞎子要出一个题目或者说指定一个节目,要被选定的人去完成。和大冒险一样,节目越有趣越好。下一轮,由上一轮被选定人来做瞎子。
4.分小组进行自由游戏。
(5.01—5.04)
游戏名称:回音谷
游戏目标:
1.探索各种声音的变化。
2.练习声音的传递、接收与投射。
游戏准备:铃鼓
游戏过程:
1.讨论如何在两座山中进行声音的“投射与接收”。
你有在山中大喊的经验吗猜猜看,如果你在山中大碱,你的声音会发生什么样。
2.自由分组
分成两组(A组与B组),面对面并维持至少做出三步远的距离。
3.练习声音的“投射与接收”。
邀请A组第一位先发出单音或一连串的音节,以一定的音量,传递给B组第一位后,再回传给A组第二位,以此方式,,用“闪电”依序传递声音下去,直到两组学生皆传递完成为止。
4.开始游戏
以声音“渐小”或“渐大”的方式进行传递,直到两组皆传递完成为止。
5.活动延伸
1.两两一组,分别为A与B,由A持续发出一串的音节音,B模仿A直至老师喊:“换手”,由B持续发出一串的音节音,换A模仿B的。
2.分组给不同的声音,通过指挥发展出大声小声或具节奏性的合奏。
(5.07—5.11)
游戏名称:拔萝卜
游戏目标:
1.在多次感受,边感受边学会表演的基础上,初步要求幼儿人人会表演。
2.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初步做到声音较响亮,较大胆地进行表演。
3.让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
游戏准备:
准备道具若干
游戏过程:
一、引发兴趣,交代任务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大萝卜,数数看是几个?那我们可以来玩什么呢?
二、幼儿练习和表演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演《拔萝卜》。
2.请能力强的幼儿演一遍。谁愿意先到台上来演?小朋友看看他们谁演的好?
表演后提问:你们觉得谁表演的好?为什么?请幼儿讲清楚演的好的人及好的地方。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肯定。
3.练习表演。
①练习每个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②练习拔萝卜的不同表情。
“拔不动。”讲这句时,用发愁的语调讲出。
“萝卜拔出来了!”讲这句时语调提高,并要拍手蹦跳欢呼。
4.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
①幼儿互相商量,分配角色。
②互相化妆。
③每个幼儿用心看,轮到自己出场时再上场。两位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表演。
5.说说在表演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为什么那么多人才能把一个萝卜拔出来。
6.集体拔萝卜表演并提出下次拔萝卜的要求。
三、结束部分师:让我们去教其他班的小朋友们拔萝卜。
提醒幼儿整理好道具,结束。
(5.14—5.18)
游戏名称:牵引
游戏目标;
1.探索肢体远近,前后,高低的等空间中移动的相对关系
2.提升肢体在空间移动中的敏锐度与觉察力
游戏准备:铃鼓,柔和音乐,
游戏流程:
1.邀请一位志愿者出来示范,老师当带领者,志愿者当跟随者,带领者须伸手、掌移动,跟随者必须眼睛盯着手掌跟着移动,脸与手掌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
当我的手掌往右边移动你要看着我的手掌跟着往右边移动
2.全班分成两人一组,一人当带领者,另一人当跟随者,必练习步骤一
3.更改为三人一组,带领着a用两手牵引两位跟随者进行同样活动
试试看带领着是不是可以用两手牵引不同的跟随者,在不同的空间移动。
4.分享讨论跟谁的感觉
跟随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你可以如何克服?
(5.21—5.25)
游戏名称:机器人动一动
游戏目标:
1.增进自我肢,支体控制能力。
2.配合音乐节奏练习僵硬的机械动作。
游戏准备:
铃鼓、具强烈节奏的音乐、机器人玩具。
游戏过程:
1.介绍机器人玩具并引导观察机器人走路的动作。
2 讨论机器人动作的特色,如动作有力、动作停顿不流畅等。
“你觉得机器人走路跟我们人类走路有什么不一样?”
“机器人走路很僵硬,那手呢? 会怎么动? 头呢?”
3.全体变成机器人,逐一练习各部位的机械动作,如头、手、肩膀、腰、脚等。
“你现在是机器人,请你动动头,动动手,跟我挥挥手。”
“机器人的肩膀上落了一只苍蝇,快,动动肩膀,让苍蝇飞走,用.....再用力,苍蝇快飞走了。”
4.接着上述练习,给予一个主题动作,如机器人吃饭、做家事等,邀请志愿者上
5.如时间允许,可邀请志愿者自行决定一个主题,做出机器人动作后,请其他人猜测他在做什么事。
(5.28—6.01)
游戏名称:情绪巴士
游戏目标:
1.感受一种持续的情绪。通过用情绪影响其他人和感受情绪的慢慢转变。
游戏准备:
凳子
游戏方法:
1.摆三张椅子。一张是司机位,两位是乘客位。
2.参与者一做司机,带着某种情绪在开车→参与者二带着另一种情绪上去(拦截巴士)扮演乘客一→乘客一的情绪影响司机的情绪→司机感染了乘客一的情绪→参与者三如此(如参与者二)……→参与者四上时,参与者二替代司机的角色,司机下,后面的参与者顺应替代位置。
(6.04—6.08)
游戏名称:蜗牛搬家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对蜗牛的特性运动过程及其细节用身体或声音再现、复制。
游戏玩法:
1.幼儿用身体做“蜗牛”造型。教师:“蜗牛是什么样的?大家一起来变蜗牛,变变变,我是小蜗牛!”(幼儿造型)
2.玩“蜗牛搬家”。幼儿找一个位置当作自己的家,互相之间留有一定的空位。教师念儿歌:“小蜗牛慢慢爬。爬呀爬呀爬,爬到了山坡上,咕噜咕噜滚下来。滚下来,继续爬,碰到大青蛙,赶紧躲回家。”幼儿用肢体表现相应儿歌内容。
(6.11—6.15)
游戏名称:月亮出来了
游戏目标:
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联系新经验,重组已有经验,以创造出新的情景、角色与故事情节。
游戏玩法:
1. 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师幼自由地围坐在一起。
2.教师:“月亮出来了,周围安静极了。忙碌了一天的孩子要睡觉了,工作了一天的大人也要休息了,小鸟安静地停在树梢上,调皮的小老鼠轻轻地走出来了……”先请幼儿讨论“调皮的小老鼠在夜里会做什么”。
3.随着教师的语言描述,幼儿自由想象并以肢体动作来表达调皮的小老鼠夜里活动的情景。
(6.19—6.22)
游戏名称:铁皮人加油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在相互配合中学会控制肢体各部位的动与静。
游戏玩法:
1.游戏可先由“铁皮人”游戏导入。教师:“铁皮人走路是什么样子的?铁皮人生锈时可以摆出哪些造型?”
2.师幼一起玩“铁皮人加油”的游戏。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铁皮人加油’,两个人一组商量好谁扮演‘铁皮人’,谁扮演‘油桶’。你们随着音乐节奏一起模仿‘铁皮人’走路,听到‘生锈了’(音乐停止),‘铁皮人’保持造型不动,‘油桶’去给‘铁皮人’加油,油点到哪个身体部位,‘铁皮人’就活动哪个部位。”
3.第二、三次游戏时教师可以调整音乐节奏,幼儿随音乐调整身体动作。
(6.25—6.29)
游戏名称:鳄鱼来了
游戏目标:
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联系新经验,重组已有经验,创造新的故事情节。
游戏玩法:
1.全体幼儿伴随儿歌做手指游戏。
五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两手五指左右摇摆)。
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一只手伸开不动,另一只手四指合拢做鳄鱼嘴巴状去咬另一只手)。
四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两手四指左右摇摆)。
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动作同上)。
三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两手三指左右摇摆)。
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动作同上)。
二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两手二指左右摇摆)。
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动作同上)。
一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两手一指左右摇摆)。
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动作同上)。
2.幼儿两两合作进行表演。两人面对面站立,一人扮演猴子,另一人扮演鳄鱼,一起念儿歌并做手指游戏。当念到“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嗷”时,“鳄鱼”就用手指快速地捉住“猴子”的手指。
3.“猴子”被抓住后,就要想办法说服“鳄鱼”不吃自己。这个环节是发挥幼儿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扮演猴子的幼儿要能机智灵活地结合生活经验和听说过的故事想象有关情节,想办法说服鳄鱼不吃掉自己。比如“猴子"说:“鳄鱼鳄鱼,天冷了,我这只‘猴子’要去给奶奶送帽子,你不能吃掉我,要不然奶奶就会生病了。你是条好心的鳄鱼,你一定会同意的!”“鳄鱼”觉得这是懂得关心人的猴子,就同意不吃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