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2月 余萍)
发布时间:2019-02-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余萍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

主讲人

余萍

学习时间

2019.2.18

文献题目

小班戏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文献来源

网络

所谓创戏剧游戏即为幼儿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戏剧的艺术形式去表达自己,并非侧重于“表演”,而是更倾向于“表达”的活动。虽然隶?僖帐跣曰疃?,但并非才艺教学,而是通过角色扮演过程的启发式教学。主要深化戏剧的形式,进而激发幼儿的潜能,完善幼儿的自我表达,拓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团体演出中提高整体的归属感,享受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一、组织戏剧游戏的有效方法
1.观察
在组织戏剧游戏的教学方法上,要根据内心兴趣和时令的变化择取单元教学方法,让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溯人类智慧的发展,犹如树之分枝,先从整棵树开始,后来再分枝。年代愈久,分得愈细。如幼儿对于汽车是先认识汽车的整体外型,在此基础上熟悉内部,再由内部的认识,对汽车产生明确的概念。老师需要侧重于下述几方面:

①在活动中细致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与相关需求,在此基础上,第一时间构建并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学习;

②在戏剧游戏过程,予以班整体观察,观察幼儿的言行,动作,在此基础上评定幼儿有无处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观察其消极状态,以此评定空间材料是否匹配于幼儿活动需求。

③戏剧游戏过程中对个别幼儿予以观察,注意小组幼儿及个别幼儿的特定需求,同时适度的予以帮助。
2.提供材料
幼儿戏剧游戏过程,老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辅助幼儿的活动,并非只是将材料作为“道具”。所以,在怎样的环境下给出什么类型的材料,要依附于幼儿活动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而为。在小班幼儿还未对材料有需求的状态下,老师无需提供自己认为必要的材料。
(1)引导幼儿自主制作戏剧游戏所需道具。在小班幼儿的观念中,老师所准备的道具并没有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具富有吸引力,制作道具,幼儿会很快乐,同时是蕴含大量学习机会的一种活动,老师切勿为追求“表演结果”而忽略这个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程序。
(2)废旧材料的利用。笔、纸、木板以及盒子等原始材料,能够为幼儿的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以“夏令的卫生”为单元,要让幼儿了解卫生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告知幼儿该如何讲卫生,这便是“主学习”;幼儿在戏剧游戏过程中要学会通过纸与利用废物做水果及食物,布置整洁的娃娃家,幼儿可以获得和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及技能,此为“副学习”;让幼儿树立卫生观念、卫生态度,并养成幼儿爱好清洁、整齐、勤俭的良好习惯,均属“附学习”。
3.组织讨论,适时引导
游戏中与幼儿做计划,引导幼儿利用教室里现有的东西尝试布景,如:“如果我们想要扮演这个故事,我们需要哪些角色和材料?”,“如果你是这个角色,你会说什么?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来。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编。及时发现幼儿新奇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在戏剧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给与适时的引导性提问。如:你喜欢里面的哪个角色?你认为这个角色还可以怎样去表现?怎么去说?结构性问题能够引导幼儿去分析自己的活动,创造性的去想象角色的对话、语言、表情等,此类引导性提问为小班幼儿提出一系列的挑战,推动游戏持续向前发展。
老师要为幼儿的讨论构建平等的氛围。老师切勿通过“裁判”的角色去定论小班幼儿表现,同时也不要扮演答案的提供者,去告知小班幼儿需要怎样去做。老师要持续深化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己找到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处理问题的举措。在发现幼儿在戏剧游戏中没有足够的知识时,老师要利用提问,让幼儿产生相关“问题”的意识,让其带着问题在戏剧游戏活动外去找到有用的资源。
而小班幼儿戏剧游戏的年龄特性即为:

(1)能够意识到分配角色,不过角色更换的意识较弱。
(2)对游戏缺乏目的性,要通过老师的提示才可以遵循戏剧游戏主题。
(3)对游戏缺乏计划性,游戏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时间。
(4)以常规表现为基础,以动作为核心表现方式。
在戏剧游戏初期,老师需辅助小班幼儿完成配组,同时细致的阐释角色更换原则。老师切勿太过影响幼儿的戏剧游戏,不要急于示范,要在小班幼儿分析协商过后,提醒幼儿遵循游戏主题。在戏剧游戏展开时,老师要深化幼儿角色的表现概念,在此过程中参与至小班幼儿的戏剧游戏,为幼儿予以合理的示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