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读《和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有感(小一 余萍)
发布时间:2019-03-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余萍

读《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有感

小一班  余萍

    这个假期,有幸拜读了《读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这本书,这本书前三个篇章主要解决的是日常中吃喝拉撒睡会遇到的问题,包括日常护理、喂养与睡眠引导、辅食添加等。第四章主要是讲常见疾病的防治,第五章、第六章主要是早教启蒙和管教的问题,第七章是关于运动发展的内容。以上七章基本涵盖了育儿的方方面面。

    究竟要如何判断宝宝的冷暖呢?这是一个比较在生活中各位广大父母所在意的一件事情,大J在书中教了一个比较简单方法,即摸宝宝的后颈,而不是摸宝宝的手脚。如果后颈是暖和的,那就表明衣服厚度刚刚好;如果后颈有点凉,则需要加衣;若后颈有汗湿的感觉,那就表示穿太多了。

    如果家中有老人帮忙带孩子,那最常见的冲突莫过于要不要把屎把尿了。把屎把尿对宝宝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痔疮或脱肛。所以,妈妈们看了大J书中的内容,就可以讲给家中的老人听,杜绝把屎把尿的习惯

     除了把屎把尿的问题,辅食也是家庭育儿冲突的重灾区。要不要加盐?要不要加糖?是大人喂还是让宝宝自己吃?吃肉好还是吃粥好?……想必每个妈妈都曾因为这些问题而跟家中的老人有过冲突。有些问题我们虽然知道答案,但不知道答案背后的原理。比如,我们知道不能过早给宝宝添加盐和糖,个中缘由说不上来,于是每每在旁人的“不加糖/盐没味道,宝宝不爱吃”的说辞中败下阵来。大J在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过早给宝宝添加高钠食物会损害宝宝正在发育的肾脏

    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常见的育儿内容,书中还谈到了早教启蒙和管教的问题。想必不少人都觉得,孩子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发展的,不需要早期教育,也没有必要早期教育。以前,我也抱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各种早教都是骗钱的。

    事实上,早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因为,早教实际上不是教孩子如何学习成长,而是教父母如何保护好孩子天性并用正确方式引导他的发展。好的早教并不需要购买多少五花八门玩具,它更要求父母对孩子高质量陪伴

    J在书中反复强调,父母“以身作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无论是早教还是管教,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而言远胜于玩具、绘本和早教机构

    在第八章,大J简单介绍了早产儿的护理要点,但侧重点不在于技术层面上,更多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指导。尤其是书中引用的美国NICU医生送给早产儿妈妈的三句话,让我十分有感触:

1.Never trust preemies.不要相信早产宝宝。

2.Preemies always take3 steps forward, and 1 step back.早产宝宝总是往前进三步,往后退一步。

3.Live for now,focus on today. 只看当下,只关注今天的事情。

     J在书中分享了她的秘诀总结起来,不外乎三点:

一,对自己要善待。无论有多忙,都要记得呵护自己的内心,一杯咖啡、一束花、一块蛋糕……都能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满足起来。

二,对宝宝要适当放养。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他会渐渐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掌握这个规律,能让我们在带娃方面“事半功倍”。此外,要合理利用玩具和工具,让自己适当偷懒,也可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三,将“猪队友”培养成“超级奶爸”。妈妈经历了十月怀胎,对宝宝有着天生的母爱。但爸爸并没有经历这个过程,所以父爱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如何培养“超级奶爸”呢?“及时引导,正面强化,多多求助。”爸爸们都很聪明的,很快就上手了。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在我看来,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每个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一张白纸,他们会长成什么样子,取决于父母养育的方式。你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子,你就要努力成为什么样子。你在教导孩子的同时,更是在成就自己。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父母和子女都是彼此的老师。愿我们都能做快乐的父母,愿宝宝们健康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