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活动设计>>文章内容
语言活动:春风(小一班束老师)
发布时间:2019-03-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束佳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儿歌)春风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某些名词。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挂图,也可将树芽、柳树、桃花、蝴蝶、青蛙、小朋友的形象做成磁性教具。

3.配套音频。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面的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们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2.教师朗诵儿歌。在朗诵的同时,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3.教师采用边念儿歌边表演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学念儿歌,注意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语的含义。

师: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

4.幼儿朗诵儿歌。

二、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原儿歌中的某些名词,学习仿编。

春天真美。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还吹绿了什么?还吹红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所积累的知识仿编诗歌。教师可用示范仿编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句式“吹X了XX。”

2.将仿编部分与原结构的儿歌连起来朗诵,并进行录音。激发幼儿对仿编儿歌的兴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