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4月 邵冰青)
发布时间:2019-04-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教育戏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邵冰青

推荐时间

2019.4

文献题目

浅谈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文献来源

https://{域名已经过期}/9/view-10834263.htm

摘要:儿童在他们游戏的、艺术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们语言表达不够丰富和流畅的情况下,会本能地选择用“身体假装”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这种“身体假装”是自发的、快乐的、自由的,儿童乐于装扮成他人和他物,在头脑中幻想他人和他物的动作、语言和情感,用身体像他人和他物一样地行动,感受周围世界的奇特和美妙,这正是一种戏剧的学习方式。戏剧教育,恰恰能给予儿童形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时空和领域,让儿童更加自由、畅快地在感悟和创造的生态中学习。 
    关键词:幼儿园;戏剧教育;指导策略 
    一、戏剧表达 
    1.“模仿”的维度――角色表演 
    在戏剧开展的初期,孩子们对《三打白骨精》中的人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充分了解原有故事的基础上,我采用角色表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指导: 
    a.全班角色表演――孩子们自选各种角色进行自由模仿; 
    b.分组角色扮演――自由分组:好朋友结组、根据角色结组、随机分组、固定组角色扮演、角色圈(同一个角色围成一个圆圈,依次表达这个角色的想法)。 
    2.“造型”的维度――定格、照镜子 
    a.在组织幼儿分组自由想象表演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到达白骨岭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由发挥,伴随着阴诡的背景音乐做着各种动作,突然在“定格”的指令下停止,展示各自不同的造型; 
    b.请教师或多名幼儿依次扮演孙悟空,表现出各种造型,幼儿进行模仿。 
    3.“控制”的维度――雕塑家、遥控器 
    a.在按角色分组进行模仿的时候,我组织幼儿组内两人合作,一个做雕塑家,一个做雪人,雕塑家按照自己的想法摆出雪人的造型; 
    b.在幼儿进行角色塑造的过程中,我请来了时间精灵,运用遥控器对幼儿的动作进行快进、慢放、暂停、后退、快退等特定控制,让孩子们体验与表现不同日常经验的动作。 
    4.“情感”的维度――讨论 
    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唐僧不相信孙悟空?为什么猪八戒一直帮着妖精 f话?为什么孙悟空被紧箍咒弄得那么疼还一直帮着师父?”等问题,由此解决戏剧冲突,引发幼儿思考。 
    二、戏剧创作 
    1.在“开端”的环节――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神通广大的人物,他大闹天宫,天上的神仙、地上的妖怪听到他的名字都是闻风丧胆,但是他在保护师傅西天取经的路途中却不是很顺利,被各种各样的妖怪出难题,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这么厉害的孙悟空,是谁能把他难住呢?想知道我们今天的故事吗?”通过这种方式营造戏剧氛围,推进剧情,制造戏剧张力。 
    2.在“角色描画”环节――轮廓图、空物想象 
    a.出示师徒四人轮廓图,与幼儿共同绘画人物模样:“假设这个人是孙悟空,你觉得需要添加点什么才能让他更像呢?”幼儿通过讨论,明确角色外表、服装、携带物品等典型特点,而以绘画的形式呈现,便于幼儿记忆、模仿; 
    b.引导幼儿“师徒四人长途跋涉,这日终于来到了黑风山白骨岭,师徒四人四处看看,只见此处阴风阵阵、草木狰狞……”幼儿进入虚构的戏剧情境,想象角色,想象情境。 
    3.在“冲突架构”环节――坐针毡 
    教师或幼儿扮演孙悟空,引导幼儿讨论孙悟空二打白骨精后再次对付妖怪的办法:“现在师傅和两位师弟都不相信我,万一那只狡猾的妖精再变成人类来害人,我该怎么办啊?你们大家来替我想想办法啊?”由此引导幼儿探索剧中角色的想法,从而激发幼儿思考戏剧冲突的解决方法。 
    4.在“对话丰富”环节――神秘之物 
    “这是白骨精准备的一个篮子,我们来看看里面有什么?她想干什么呢?师徒四人会有什么反应呢?”由此引导幼儿想象角色的对话交流,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同时,也增加戏剧的张力和神秘感。 
    三、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是指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舞台行动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这里凸显了“演员、角色、舞台”三个要素,在这一戏剧教育成果的展示部分,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1.“演员”要素――自主申报竞选 
    幼儿自主申报剧中人物角色,对热门人物进行组内PK,共同投票,在表演中参选人员共同帮助最终扮演者调整角色形象,提倡自主发挥。 
    2.“角色”要素――良心巷 
    为了更好地把握角色特征,我们组织幼儿全体分成两列,中间的距离容许一个角色通过,就如穿过一条巷子,请各个角色根据扮演角色的特点,伴随音乐从巷子中穿过,其他幼儿以某角色或自己的身份对这一角色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3.“舞台”要素――仪式典礼 
    设置白骨精出场仪式,师幼共同制作王座、披风等道具,增进表演的仪式感、庄重感。 
    儿童具有戏剧天性,儿童需要戏剧的滋养、戏剧教育的激发。更为重要的是,戏剧是儿童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希冀解放和发展每个幼儿的戏剧天性,期待教师成为幼儿戏剧征途上的“游戏者”“探险者”“洞察者”与“钻研者”,与幼儿共同建设一个如梦似幻的迷人童年。 
    参考文献: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