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3月 陆金茹)
发布时间:2019-04-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金茹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试论在创意戏剧课程中

引导幼儿探寻自我

学习时间

20193

主讲人

汪玲

撰写人

陆金茹

 

 

 

 

 

 

 

 

 

 

 

 

 

 

 

 

1.在剧本学习、体验中表达自我,调整自我、探索自我。

剧本蓝本来源广阔,但一定遵循一条原则,来源于生活,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能够唤起孩子内心情感共鸣。这样的蓝本能够激发孩子体验剧本的戏剧冲突,角色情感等。

比如剧本《猴子学样》中,角色简单,只有猴子和老爷爷两个角色,便于幼儿记忆,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但是简单又不乏趣味性,故事中猴子的聪明和调皮以及猴子的特征通过一个故事的层层发展表现地淋漓尽致,包袱不断,基于孩子对猴子的认知基础上,又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物角色,所以,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受孩子喜欢。孩子主动体验的意愿就会非常强烈。

基于这样的思考引入了剧本的蓝本《猴子学样》。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听到故事,立刻就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倾听投入,讨论环节也非常热烈。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会时不时停下来,抛出问题,引发孩子思考。比如在猴子们把老爷爷的帽子藏在树上拿不下来的时候,老爷爷急的直发脾气,猴子们也不理老爷爷。老爷爷没辙,还累得直喘气。于是,我请大家帮忙想办法。有的小朋友说小猴子真调皮,让警察叔叔抓起来!有的小朋友说,拿个水枪喷下猴子;有的小朋友说拿枪打,打死了一只,接的猴子就吓住了。有的小朋友说,猴子也不会说人话,听不懂老爷爷的话,那就等他睡着了偷偷拿回来。还有个小朋友说,还等什么啊!本来就是老爷爷的东西,用大吊车把它吊下来!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各抒自见,我只是微笑着鼓励他们大胆地自我表达,不做评判和干预,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把心中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看见有的孩子有攻击性,有的孩子很宽容,有的孩子很温和,有的孩子很胆小,有的孩子富想象力、有主见,有的孩子人云亦云,容易受别人影响和干扰。

在老师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很多孩子认识到猴子只是调皮,它并不像人类一样具有“别人东西不能拿”的道德意识,即使就是在人类社会中,处理错误行为的时候也要宽容,用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处理。孩子们经过深入的体验,不但了解角色的形象,情节的冲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表达自我,探索调整自我,调整自我。

2.剧本创作中自我的探寻,让剧本创作热情高涨,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过去的儿童戏剧的演出,都是现成的剧本,然后教师或者是排练人员照搬剧本依葫芦画瓢进行排演。这样的做法固然有其优势,但是忽略了孩子的自身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基础,很难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的表达。孩子只是剧本排练中被高控制的对象,模仿为主,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在创意戏剧课程实践中,我把剧本编写的主权交给了孩子,教师退到了引导者,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尊重孩子的发展水平,给与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把自己对剧本结构的理解,剧本角色的体验,结合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

例如: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剧本原作全部是文字,而他们掌握的文字极其稀少,那怎么办?然后我们展开讨论,最后得出剧本创作的形式是图夹文。用图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剧本的安排。比如,第一幕这几个字孩子就画上了幕布,并且在幕布的正面标上了“一”,代表第一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