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试论在创意戏剧课程中 引导幼儿探寻自我 | 学习时间 | 2019年4月 |
主讲人 | 汪玲 | 撰写人 | 陆金茹 |
学
习
感
悟
| 1.角色选择的自我探寻,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同时也最合适的角色,人尽其能,人尽其才,每个孩子都能够清楚认知自己目前的水平和能力。 在进入了排练阶段后,角色的分配又成了我们老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前面创作和道具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被尊重,被信任。孩子自我意识被唤醒和激发,表现出极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那这个环节,我把角色选择的权利也交给孩子,让孩子通过讨论和实践,寻找自己最适合的角色。 2.剧本排练中的自我探寻,让戏剧的表现形式表现出创造性。排练的过程和成果精彩纷呈。每个孩子的表演各异,但是都是自我充分表达,内在自然流露。 剧本传统的做法是成人排练,孩子是被动的学习者。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把排练的任务交给了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演的细节,孩子们都在一起集体商量,研究。一起诊断如何表演才好看,才细腻。如何表演才真正能够表现出角色的特点,表现出戏剧冲突,吸引人。 例如在猴子学习老爷爷生气的那一幕中,老爷爷生气吓唬猴子,挥拳跺脚,而猴子们却一点也不害怕地学着老爷爷的样子。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整个剧本中最能够表现猴子们聪明淘气的一幕,如何表演细腻,表现出猴子顽皮天性的样子,就成了我们考虑的重要内容。我抛出问题:猴子们为什么要学习老爷爷?他们学习老爷爷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你觉得猴子们应该怎样表演最像?在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在讨论中,孩子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猴子们就是调皮,他觉得学着好玩,不是真正想气老爷爷。猴子们表演的时候应该动作像猴子,声音也要像。孩子们激烈讨论一结束,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表演中,还不断进行调整。有的孩子认为生气的时候挥动拳头跺着一条腿就可以表现;有的孩子认为肩膀耸起眉毛拧起,咬牙用力气是最能够表现生气的模样。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尊重每个孩子的理解,以及每个孩子的能力水平,引导和支持他们最后达成他们能够做到最好的表演。 总而言之,在创意戏剧课程中,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象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所有教育价值总和考虑到,并且考虑到孩子的发展水平,尊重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让孩子做戏剧课程的主人,探寻到真实的自我,经过思考和调整,展现最好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