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教育戏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朱旻晨 | 推荐时间 | 2019.4 |
文献题目 | 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状况及原因
| 文献来源 | https://{域名已经过期}/p/e417970a2fd2 |
一、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状况 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戏剧教育的一部分。选择科学适宜主题的戏剧教育内容并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是戏剧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性操作。生态学的理念强调世界的有机联系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及动态发展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世界。基于这种理念下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构建,在对待教育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突出顺应人的天性和生命本质;在教育大系统内部,强调不同形式的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开放性;在价值取向上,强调教育、社会和人三者的有机统一性等等。但是,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目前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园中,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呈现出生态缺失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科学认识、戏剧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幼儿的戏剧天性、戏剧教育内容的选择单一,缺乏多样性以及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没有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等四方面。 (一)开放性不够:教师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观念欠缺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明确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它源源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0 世纪 50 年代的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所倡导的教育开放理念也要求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因此,以开放的视野谋求与外界的对外交流,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更要立足于自身的需求,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扩展视野,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与幼儿园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当前幼儿园教师对生态性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认识不足,尤其是没有认清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真正价值。我们所提倡的戏剧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和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具有同样平等地位的活动。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创设戏剧情境,展开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表现故事,并促进幼儿获得身体、认知、情感、审美等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但现实中,幼儿园开展的戏剧教育活动大都以汇报演出式的童话剧为主,幼儿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组织戏剧活动真正的作用。通过分析与 J 教师、H 教师和 X 教师的谈话,我们得出她们大都肯定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加集中于戏剧活动的功利性结果而非活动过程。其中 H 教师和 X 教师重视戏剧活动对幼儿认知、技能技巧的提高,却忽视了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没有反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真正的快乐等。J 教师只看到了孩子在舞台上的华丽演出、领导和家长的赞许,这种靠盲目趋从获得的功利性活动结果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更是违背了戏剧教育活动的初衷。 二、重构生态性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 (一)树立科学建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的生态观选择与组织适宜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是戏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幼儿徜徉在有趣的戏剧教育的海洋中,不仅能够获得认知的发展,其审美能力、社会性、情绪情感等都能得到提高。笔者基于第二章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缺失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的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及可持续发展等的理念提出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建构的生态观,遵循着整合性、生活性、主体性、开放性的原则以指导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开展。 (二)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要突出整合性生态学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世界各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幼儿戏剧也具有内在的整体性。构成幼儿戏剧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演员、观众和剧本。剧本是幼儿戏剧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依据;演员是活动的主体和呈现者;观众是活动的接受者。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育生态学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强调幼儿是身心各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幼儿园戏剧教育内容的建构中,教师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内容体系,而不是片段的、零碎的知识点,使幼儿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用全身心的与环境对话而不是单独的某一学科或某一的身心某一方面来处理问题。因此,教师应注意将戏剧教育的内容建构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整合,其中包括幼儿园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在内的五大领域的学科内容的整合。如社会领域中所强调的“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就可以通过创设以此为主题的幼儿故事来编排剧本,让幼儿在感受戏剧活动魅力之时,学会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又比如健康领域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器官及部位,则可以开展以“认识我自己”为主题的戏剧活动,故事的内容主要围绕该主题进行创编,如通过设置象征着身体各部位的角色形象,通过幼儿的戏剧角色扮演等情节展开戏剧活动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