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览《戏剧与同伴交往的关系》一书有感
撰写人:汤欣依
戏剧游戏情节中不免存在斗争,英雄与反面人物,善与恶的对立,而正是因为对正面形象的表扬、赞美、鼓励与对负面形象的批评、谴责,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希望模仿诚实、善良的角色,并努力模仿,这样的行为为儿童带来满足感,成为一种刺激,进一步帮助幼儿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但同样也带来了问题,儿童对负面角色的排斥,这就需要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与指导,正确地引导儿童,学会同伴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戏剧游戏培养幼儿同伴的发展:
班级幼儿之间建立和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其心身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戏剧游戏成功的开展,需要幼儿共同协作,遵守游戏规则,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他们也会顾及其他同伴的感受,逐步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活动、合作并解决冲突。戏剧游戏的成功开展也会使幼儿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乐于合作、乐于交往,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交往能力。 提高学前儿童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情绪状况,一个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愿望。而戏剧游戏便有助于创造这样一个情境。即便是孤僻的孩子,在戏剧游戏中也会不自觉地进行语言交流。幼儿在他们扮演的世界中通过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在戏剧游戏中幼儿运用适当的语言交流和表达,提高语言交流运用的准确性。
当然,戏剧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并不仅于此,对幼儿其他各方面或多或少有着一定作用。如,开发感官知觉、心智机能潜力,增强音乐节奏,促进幼儿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同班的融洽交往,提高智商、情商等。
幼儿园教育不仅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还要有效地将幼儿纳入合乎社会需要的轨道之中,这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戏剧游戏很好地将幼儿教育应有的这两种功能――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为自身充分发展创造条件的功能比较完美地结合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