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产生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多动脑筋,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欣赏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鲁班的故事反思前天我组织孩子开展了语言活动《鲁班的故事》,开始当老师出示锯子时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其名字:锯子。小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第一个是PTT,《鲁班和伞》我找了一些视频,让幼儿能直接的观看,这样比老师讲,他们听会更加的感兴趣,尤其是讲野草的样子的时候,视频中的也是画的非常形象,小朋友们一看就明白了。在一起欣赏了故事《鲁班造锯》和《鲁班造伞》后,通过这两个小故事,首先让孩子们初步知道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木匠,发明了许多木匠的工具和其它有用的东西,被尊称为木匠的祖师。然后,还让孩子们了解鲁班因为注意观察、爱动脑、肯动手试一试,所以才能发明很多有用的东西。最后,孩子们自发地要向鲁班学习,学习他多观察、多动脑、多动通过学习这两个故事。
小朋友了解鲁班的故事还是比较少,于是把下载好的关于《鲁班的其他发明故事》播放给小朋友看,这下小朋友专注多了。活动后小朋友也能讲述鲁班的其他发明,拓展了小朋友知识。
我想通过这两个故事最应该让幼儿明白的是每一项成功的发明都付出了发明者的艰辛劳动,只有敢于开动脑筋,敢想敢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有成功地发明创造、动手尝试的科学精神。为了进一步加深印象,进一步了解鲁班的更多发明,激发小朋友积极动脑,敢于动手操作的探索精神,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开展了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