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幼儿园教育戏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叶晔 | 推荐时间 | 2019.4 |
文献题目 | 幼儿园如何运用幼儿戏剧进行教育? | 文献来源 | 论文网 |
一、 幼儿戏剧的意义以及在幼儿园的运用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什么是幼儿戏剧?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材《幼儿文学》里解释为“以幼儿为对象,适合于他们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除了丰富感知、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外,还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发展,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它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园戏剧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创设了生动的生活情境和语言表达环境,让幼儿从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愉悦、自由地发展语言、艺术表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 二、 它有四种表现形式: 1.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幼儿喜爱模仿的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用戏剧的艺术形式,来学习社会经验,实践生活教育。如在扮演交通安全活动时,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习排队上车的礼貌,上车后投币,在位置上坐好坐稳,下车时不要忘了向司机伯伯说声谢谢。这种活动有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时可能是幼儿自发的一种角色扮演游戏。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区里,小朋友们自己组织发动,扮演主题为“生日会”的游戏,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爷爷、有的扮演奶奶,有的扮演孩子,有的扮演客人。他们自由交谈、自由活动,在互动中学习招待客人的礼貌,培养参加活动的能力。角色游戏不强调表演的技能,重视孩子们语言的发展和合作交往能力,孩子的自主性强,教师较少参与到活动中。 2.故事表演故事表演,是幼儿多次听了教师讲述的故事,在熟悉理解内容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角色对话、动作、手势、表情等手段,以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的一种游戏。这种表演,可以是段落的表演,也可以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整体表演,在表演活动时,每个幼儿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没有观众和演员的严格区分,教师则可在旁领诵故事,串联情节。无论是整体表演,还是段落表演,都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幼儿不再是记忆复述故事,而是把作品里的虚构的世界展现出来,在这个虚构的情境中体验角色心理,并用适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再现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还可以使用简单的头饰和道具。故事表演,它己经具备了戏剧的诸多元素:角色、道具、表演技巧、文本,但是游戏成分还比较多。 3.剧本演出剧本演出,一般是由教师组织个别表演能力强的儿童,在舞台上所进行的儿童剧演出,剧本一般都是剧作家已经创作好的儿童剧作品。在幼儿园一些重大节日活动上,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联欢会、毕业典礼上,像《金鸡冠的公鸡》、《拔箩卜》、《小兔乖乖》、《龟兔赛跑》、《小熊请客》等传统经典幼儿戏剧就经常上演。这种戏剧演出很注重演出的效果,一般是由教师选择演员,然后帮助儿童演员背诵台词,或者将台词提前录音,又教师制作或租借服装、道具以及舞台布景,再进行反复的严格舞台演出排练,直至最后的公演。剧本演出舞台感强,强调表演排练,教师发挥的作用比较大比较多,幼儿主动创造的机会很少。 4.戏剧活动戏剧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幼儿教育活动。它从角色游戏、故事表演一步步演变发展形成的,它具有扮演性,由幼儿在虚构的世界里扮演一定的角色,做角色的动作,说角色的话;但它同时还具有角色游戏、故事表演所没有的戏剧元素,表现为幼儿创作自己的剧本、做道具、当导演以及上台表演,更强调戏剧的工作性,鼓励幼儿为了剧场演出这一目的进行一系列的戏剧工作。在戏剧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发展需要、兴趣,改编甚至创编剧本,引导孩子们参与编剧本,启发孩子们将生活中一些动作、行为、语言也编入剧本,积极引导幼儿尝试共同协商和分配角色、共同设计布置场景,准备道具、互相化妆、创造性表演角色、游戏后相互评价。
|
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4月 叶晔)
发布时间:2019-05-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叶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