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读《学前教育新视野 第一卷》有感(大四班吴老师)
发布时间:2019-09-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心瑜

  由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编的《学前教育新视野 第一卷》为南京师范大学前教育学科“鹤琴讲坛”的讲座内容实录。做讲座的专家均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书稿遵循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介绍省内外、国内外学前教育信息和先进理念,内容有理论前沿研究,也有实践性探索,还有幼儿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历史探寻及成果。为教师搭建学习和研究的园地,为继续深入学习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及儿童家长们的良师益友。

  当今,学前教育的“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已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倡导多元文化教育,重视学前教育的国际化,重视学前教育、社区和家庭的联系,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性等理念也逐渐被人们认同。

  为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在一日活动中以游戏贯穿各科教学,并积极使用肯定鼓励等方法,是幼儿身心愉快地学习,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就是游戏铸造出来的。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因此,孩子的情绪是放松的,满足的,愉快的。游戏对于儿童不仅仅是好玩,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的体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是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满足。即使失败了,在游戏中也不会产生任何负担,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可以重玩。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是对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流露出来的一种美的情感。儿童对美的体验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初期主要对颜色鲜明的东西,如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逐渐形成审美标准,能从音乐、美术作品等多种活动形式中体验到美、创造美的一种特殊审美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反映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演着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进行着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活动,装饰和美化自己的游戏环境,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美感。

  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丰富感性知识,使游戏顺利开展。游戏构成了发展儿童观察力的有效手段。儿童游戏中,想象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儿童所产生的新颖联想,能帮助儿童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游戏不仅满足学前儿童在身心发展规律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而且对学前儿童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而全面的促进作用,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游戏在儿童智德美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