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戏剧主题:彩色牛奶(朱旻晨)
发布时间:2019-09-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旻晨

   班戏剧主题:彩色牛奶

一、 主题背景

二、 核心内容

三、 主题目标

四、 主题网络

五、 内容检索

六、 区域游戏

七、 活动案例

活动1  彩色牛奶(语言)

活动2  十二生肖(语言)

活动3  可爱的小牛(音乐

活动4  勤劳的小牛(体育)

活动5  花花奶牛(美术

活动6  好喝的牛奶(学)

活动7  分果果(社会)

活动8  送奶工数学

活动9  跳芭蕾舞的牛(语言)  

活动10  动物的雨伞(语言)

活动11  欢乐草原(音乐

活动12  我是送奶工(体育)

活动13  我设计的牛奶包装(美术

活动14  有趣的溶解(学)

活动15  水果变变变(美术

活动16  牛奶店(数学

八、 精彩瞬间

 

班戏剧主题:彩色牛奶

执笔人:朱旻晨

【主题背景】

《彩色牛奶》是一篇奇妙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牛大叔带来的奶牛很神奇,喂它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们喝了,纷纷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小黄兔,小黑猫变成了小绿猫。故事中大胆的想象引领幼儿走进神奇的童趣世界,幼儿会更加注意蔬菜的颜色特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小朋友们也来喂奶牛吃蔬菜,在讲述、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想象能力。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预设了好喝的牛奶”、“有趣的溶解”、“欢乐草原”等内容,让孩子们知道牛奶的生产过程和运送过程,孩子们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牛奶的来之不易与神奇奥妙,知道珍惜牛奶盒蔬菜粮食,做一个不浪费的好宝宝。

在孩子们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尝试过这些学习方法之后,我们还要引领孩子们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合作的方式鼓励家长在周末带幼儿去牛奶工厂让孩子亲眼去见识一下真正的牛奶工厂,看一看牛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让孩子去画一画他们所看见的奶牛,自己来设计他们心目中的牛奶盒亲自去体验一番做牛奶工的辛苦与不易。

【核心内容】

自然科学 社会品质 表演能力

【主题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

3.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情节表演上有所增色或更生动,从而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4.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包括体态语言,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5.尝试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协调配合,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

 

 

【主题网络】

 

 

 

彩色牛奶》主题网络图







 QQ图片20190925150644.png



【内容检索】

第一周

美术活动:花花奶牛——利用不同材料,尝试表现奶牛的不同动态

健康活动:勤劳的小牛——探索牛耕地的动作,锻炼手臂力量,发展与提高运动能力。

语言活动:彩色牛奶——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能大胆地创编故事情节

十二生肖——认识十二种生肖动物

科学活动:好喝的牛奶——了解牛奶的生产过程与营养价值。

数学活动:送奶工——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外形等不同特征,进行从一维到二维、从图片到图形的分类。

社会活动:分果果学会与他人分享。

音乐活动:可爱的小牛——能尝试边唱边演,表现出小牛的可爱。

 

第二周

美术活动:我设计的牛奶包装——通过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不同的包装盒。

水果变变变—— 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变成其它各种造型,并选择喜欢的颜色涂色。

健康活动:我是送奶工——能手脚协调地骑童车(踏板车),促进身体动作的协调和灵敏。

音乐活动:欢乐草原——在情景中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和姿态,并有节奏地舞蹈。

语言活动:跳芭蕾舞的牛——在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了解故事结局,知道牛的成功来自于它的努力。

动物的雨伞——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为小动物寻找雨伞,尝试续编儿歌。

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学习简单记录实验结果。

数学活动:牛奶店——认识1元、5角、1角的硬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特征。

 

 

【区域游戏】

内容

目标

材料

玩法

语言区:

彩色牛奶

1.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想象和创编故事

自制图书《彩色牛奶

 

 

1.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姿势和用眼卫生。

2.能与同伴一起阅览自制图书,相互交流书中内容,进行简单讲述。

美工区:

我设计的牛奶盒

1.用粘贴、添画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

2.鼓励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大胆地设计各种牛奶包装。

1各种绘画工具,如油画棒,颜料,泥工等材料。

2.各种粘贴用具:白胶、棉签、纸张。

在观察老师制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方式。大胆想象,用各种不同绘画材料进行添画与创作,设计出自己的牛奶盒

建构区:

牛奶工厂

1.乐意和同伴交往,

体验和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2.能结合生活经验,和伙伴共同搭建牛奶工厂

 

1.自制小树。

2.木质积木、塑料管状积木等。

 

幼儿相互结伴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可以相互商量、讨论,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创作。  

表演区:

农场里的趣事

1.通过情景演示、分角色表演,体验表演游戏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2.借助图书剧本熟悉台词情节,尝试练习剧本中的角色对话

 

1.自制道具:小兔、奶牛、小猫小狗头饰。

2.演出服饰:各种小动物的衣服

在理解剧本内容的基础上,熟悉各角色的出场顺序,有序的上下场,能完整表演

 

【活动方案】

                         第一周:农场里的故事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彩色牛奶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想象和创编故事

3.幼儿能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自编自演自导。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难点: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想象和创编故事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喝过牛奶没?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啊?那你们见过彩色的牛奶没?

二、欣赏故事内容

今天就跟老师来欣赏这篇神奇的故事《彩色牛奶》,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牛奶为什么是彩色的?故事中一共出现了那几只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神奇的事情?

教师播放一遍故事内容给幼儿听,请幼儿回答我刚刚提出的问题。

小白兔喂奶牛吃了什么蔬菜?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就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喝了牛奶后就变成了什么?小黑猫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小黑猫变成了什么样的猫?

还有那几只小动物来了?他们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的小动物啊?

我请小朋友举手回答,将他们的答案一一用图片展示出来,鼓励小朋友用完整地话讲出来,自己先做了一个示范,然后让小朋友在大家面前讲出来。

小动物能变回原来的颜色吗?怎么变?

先让小朋友自己讨论说出自己的感受,猜猜怎么样才能变回原来的自己。

三、再次欣赏故事,大胆仿编

幼儿又一遍欣赏故事,找寻怎样才能变回自己的答案。

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蔬菜是绿色、橙色、紫色、红色的呢?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蔬菜啊?一一地展示图片中的蔬菜,向小朋友介绍蔬菜的名称,并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蔬菜啊?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啊?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想选择哪种蔬菜给奶牛吃呢?他们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呢?

鼓励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仿编故事。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歌唱)可爱的小牛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轻松、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中小牛活泼、勤劳、可爱的形象。

2.通过歌唱,感受牛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喜欢小牛的情感。

3.喜欢歌词,勇于参加歌唱活动。

活动重点:通过歌唱,感受牛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喜欢小牛的情感。

活动难点:能用轻松、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中小牛活泼、勤劳、可爱的形象。

活动准备:

手偶、VCD、图谱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教师讲故事引入主题。

动物王国里可真有趣,(出示小牛手偶)瞧,这是谁呀!这只可爱的小牛,它的年纪很小,吃草也要妈妈带着,可是它已经知道要帮爸爸干活了,有一天,它跟爸爸去耕地(理解耕地),不小心摔跤了,可是它不怕,还快乐的唱着歌呢。听听它是怎么唱的。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歌《可爱的小牛》。

三、教师范唱歌曲,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清唱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的小牛可爱吗?什么地方可爱?(根据幼儿的回答,着重讲解“耕田”、“包古里”表示小牛跑的时候发出好听的声音。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摇动小铃,表示小牛跑动发出好听的声音)

2.教师清唱第二遍。

请小朋友再仔细听,把歌里唱的内容都听出来。(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四、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录音,幼儿随歌曲节拍拍手,拍出活泼高兴的情绪。

2.教师清唱,速度稍慢,幼儿跟唱“包古里包古里摔一跤”一句,其他内容不唱。

3.教师配伴奏演唱,幼儿跟唱全曲1~2遍。(加上简单的动作)

五、幼儿合作演唱。

 将幼儿分成两部分。

第一遍:男孩唱歌曲第一段,女孩唱第二段,“包古里 包古里摔一跤”一句集体唱。第二遍:男女轮换,演唱形式同上。

六、结束活动。

幼儿随歌曲录音,教师摇动小铃,带领幼儿边唱边自由做牛跑的动作活泼的跑出活动室。

 

活动领域:健康

活动内容:勤劳的小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牛耕地。

2.锻炼手臂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3.不怕累,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牛耕地。

活动难点:锻炼手臂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活动准备

1.《你最牛》、《我爱洗澡》录音磁带。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角色扮演,活动身体。

1.今天老师是牛爸爸,你们来做牛宝宝。瞧!今天的天气多么好,爸爸带你们到田野去做运动好吗?(队形训练)

2.听音乐,活动身体各部位。(田野到了,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

二、探索用各种动作表现牛耕地。

1.提问:你知道小牛是怎么帮爸爸耕地的吗?用什么动作表示。(一个人探索牛耕地的动作)

2.提问:你平时看见牛耕地是怎样的吗?牛耕地还要有谁的帮忙?(农民伯伯)幼儿两个人探索牛耕地的动作。

三、教师讲解示范“牛耕地”的动作。

1.请个别幼儿示范。

2.教师讲解示范。

3.幼儿两两组合,再次寻找场地,互换角色,自由练习。

四、游戏“牛耕地”

1.牛宝宝训练地怎么样了,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牛耕地”。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扮演牛的幼儿下蹲,双手放在起跑线上,听到口令后,后面幼儿马上抓住前面幼儿的双脚,一起出发。到终点再两人一起跑回来。拍一下第二队幼儿的手,第二队再出发。以此类推。

3.幼儿互换角色再次进行游戏。

五、听音乐《我爱洗澡》做放松运动。

师:牛宝宝,耕地很辛苦吧。瞧!你们有一个水塘,我们快到水塘里洗洗澡吧。(幼儿自由做动作)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儿歌)十二生肖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儿歌,能正确讲述十二生肖的名称。

2.通过游戏的方式正确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并尝试仿编儿歌。

3.乐意参与儿歌的表演,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活动重点:看图学习儿歌,能正确讲述十二生肖的名称。

活动难点:通过游戏的方式正确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并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歌磁性小图片12张,头饰,录音机。

活动过程:

、教师提问,引出活动。

1.教师:这是什么?这是老师的生肖挂件。小朋友,你知道你是属什么的吗?

2.教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属什么吗?你还知道哪些生肖?

3.教师:以十二生肖代表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习俗。每年以一种小动物作为代表,一共有十二种动物,称为十二生肖。

、引导幼儿看图阅读儿歌。

1.教师:瞧!十二生肖排队走来了,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动物?

2.教师在小动物的旁边添画简单的图形。请幼儿说说小动物排着队在做什么运动呢?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运用轮流的方式阅读儿歌。

、通过游戏了解十二生肖的顺序。

1.教师:十二生肖锻炼完身体,就排起长队,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

2.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请小朋友闭起眼睛,教师拿走一个动物,然后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第几个动物藏起来了。

3.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启发幼儿进行仿编儿歌。

1.教师:十二生肖喜欢锻炼身体,而且它们还会排着队做运动呢?想一想它们还可以做什么运动?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失而生肖的旁边画出简单的运动项目。

3.鼓励幼儿看图朗诵自己编的儿歌。

、韵律活动。

教师:十二生肖喜欢锻炼身体,小朋友,你们喜欢锻炼身体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韵律操。

  附儿歌:

  一是老鼠吱吱叫,二是牛儿尾巴摇,

  三是老虎威风到,四是白兔蹦蹦跳,

  五是飞龙像座桥,六是蛇儿圈圈绕,

  七是马儿最会跑,八是羊儿吃青草,

  九是猴爬树上笑,十是公鸡起得早,

  十一是狗儿看门好,十二是小猪来凑热闹。活动领域:美术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花花奶牛

活动目标:

1.画出奶牛明显的外形特征,尝试表现奶牛的不同动态。

2.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3.激发幼儿喜欢牛的情感

活动重点:画出奶牛明显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尝试表现奶牛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美工》

2.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讨论:看过奶牛图片后的感受

我们看了奶牛之后,谁来说说你看到的奶牛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与鼓励幼儿说出奶牛的明显特征,如:大大的身体、黑黑的花纹、大大的乳房等,并帮助幼儿了解奶牛身体各部分的基本形状,以利于幼儿通过绘画表现奶牛的基本特征。)

二、布置任务

教师:我们已经在活动室墙上布置了一个奶牛场,下面,我们每个人来画一只自己喜欢的奶牛,把它放在墙上的奶牛场里,让它们和我们做朋友。

三、教师示范讲解

四、幼儿画奶牛,教师巡回指导。

使用《小朋友的书 美工》第21页“花花奶牛”指导幼儿观察作画步骤示意图,说说作画的步骤,学习用两种方法画奶牛。

重点引导幼儿画出奶牛的明个显特征,并表现奶牛不同的动作形态。

五、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给自己的奶牛起 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呢?说说你画的奶牛是怎么样的?在干什么? 师:给你的奶牛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六、展示作品

引导幼儿将自己画好的奶牛剪下,粘贴在布置好的奶牛场里。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

2.区分纯牛奶和牛奶饮品,了解它们的差异。

3.认识常见的奶制品:纯牛奶、酸牛奶、果奶等。

活动重点:认识常见的奶制品:纯牛奶、酸牛奶、果奶等。

活动难点:区分纯牛奶和牛奶饮品,了解它们的差异。

活动准备:

各种牛奶、光盘、照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知道牛奶有许多营养。

1.出示各种牛奶:让幼儿说说你喜欢喝什么牛奶,为什么?引导幼儿

从牛奶的口味、营养等方面说清自己喜欢的理由。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喝牛奶,牛奶不仅口味好,而且还有很丰富的营养,里面的钙、维生素 、蛋白质能使我们增强抵抗力,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更聪明。

二、经验提升,了解如何健康饮用牛奶。

1.那你们每天喝多少牛奶?

你平时什么时候喝牛奶呢?

你觉得饮用牛奶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那应该怎么喝牛奶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保健老师是怎么说的,她有什么好的建议。

3.播放光盘。

幼儿交流(我们应该怎样饮用牛奶)。

再一次播放录像,幼儿讨论(饮用牛奶对身体的好处。)。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每天要喝两杯牛奶,早晚各一杯……

三、情感迁移,关爱家人。

1.让幼儿说说除了小朋友要喝牛奶外,成人是否也要喝牛奶?为什么?

2.播放录像,保健老师的话。

3.幼儿交流成人为什么要喝牛奶。

4.动员家人饮用牛奶,学会去关爱他们。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分享的道理,逐步提高与人友好相处的交往能力。

2.学会分享的经验,体会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3.乐于与同伴分享。

活动重点;初步懂得分享的道理,逐步提高与人友好相处的交往能力。

活动难点:学会分享的经验,体会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水果和果脯(也可以由幼儿从家里带到幼儿园),盛果脯的盘子,牙签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带了什么水果?味道怎么样?

--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水果和果脯。

2.讨论并开展分享活动。

--提问: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水果,有什么办法可以每种水果都尝到呢?

--幼儿自由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一起和朋友说一说。教师与幼儿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水果,这样每种水果我们都可以尝到,还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

3.与朋友分享水果,说说分享后的感受。

--幼儿与朋友一起分享吃水果。

--提问:你和朋友一起分享吃水果后有什么感觉?除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水果,你还想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什么?

--教师小结: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朋友,朋友间要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分享,这样才能加深友谊,增进了解。

4.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结束活动。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外形等不同特征分类

2.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3.进行从一维到二维、从图片到图形的分类。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外形等不同特征

活动难点:进行从一维到二维、从图片到图形的分类。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牛奶瓶若干

2.大篮子4个,分类用盒子子人手一个

3.动物头像4

4.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尝试按自己的意愿分一分

1.你知道送奶工是干什么的吗?对,今天,我们就要当送奶工,给小动物们送牛奶,好吗?

2.(出示牛奶)瞧,这里有这么多的牛奶,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3.这么多牛奶混在一起,送起来可真不方便,把他们分在两个盒子里吧,怎么分比较好呢?

4.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奶箱,你把牛奶分在两个格子里好吗?

二、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1.检验,提问:你刚才是怎么分的?把什么样的放在一起?

2.刚才我们都分得很对,现在我们再来分一次,这次,老师有个要求,你要分的和上一次不一样

3.幼儿再次操作

4.检验,提问:你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是按什么分的?

三、根据物体的二维特征分类

1.牛奶分好了,小动物们都期待着我们送牛奶给他们呢!有些谁在等我们呢?

2.熊猫喜欢什么样的牛奶呢?(根据标志说出小动物喜欢的类型)

3.谁来试试看,把自己的牛奶送给小动物?(请个别幼儿示范)

4.那我们一起来给小动物们送牛奶把!

四、在给图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给图形进行分类

1.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吗?不对,还差一点点,我们的奶箱还没有放好呢!奶箱可不能随便放的,瞧,我们的奶箱上都有一个标志,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看,你们的标志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小、颜色、形状)

2.不同的奶箱要送回不同的家里,这是谁的家?(蓝色圆形、蓝色三角形、绿色圆形、绿色三角形)

3.幼儿依次送图形盒子回家。

五、今天的任务完成啦,你们都是很棒的送奶工!

 

第二周(我爱表演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跳芭蕾舞的牛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图片信息,猜想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故事的发展,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

2.在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了解故事结局,知道牛的成功来自于它的努力。

3.喜欢阅读,能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重点:在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了解故事结局,知道牛的成功来自于它的努力。

活动难点:猜想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故事的发展,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芭蕾舞有初步的了解

环境准备:故事PPT、图画书(大、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芭蕾舞演员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她在干什么?跳的是什么舞?

2)这个跳舞的姐姐身材怎么样呢?

2.尝试学芭蕾舞演员用脚尖来跳舞,感受芭蕾舞的特点。

师:你刚才用脚尖跳芭蕾舞有什么感觉?(酸、痛)

3.出示牛的图片,猜猜牛能跳芭蕾舞吗?

师:在有一头奶牛要学跳芭蕾舞,你们觉得它能成功吗?为什么?

觉得它能成功的小朋友坐红色椅子,觉得它不会成功的小朋友坐绿色椅子。

到底你们谁会猜对呢?大家一起到故事书里去找答案吧!

二、引导幼儿阅读画面至第4页

1.封面:

这本书的名字叫《跳芭蕾舞的牛》,请你观察一下封面,说一说故事里可能会有谁?会讲一个什么故事?

2.1页:

(遮挡窗口)牛在干什么?它练习得认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是啊,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已经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被芭蕾舞深深的吸引了。

3.2页:

看着看牛忍不住跟着电视学起了芭蕾舞,你觉得它学的怎么样呢?(丰富词汇:满头大汗)

谁在窗口,揭开窗户)牛练芭蕾舞的事情被谁发现了呢?它们会支持牛牛学跳芭蕾舞吗?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悄悄话呢?

4.3页:

小鸭、小羊都不支持牛,农场里的动物都知道牛学芭蕾舞的事,纷纷嘲笑牛。

我们来看一下动物们是怎么嘲笑牛的?(根据画面教师提问)

那你觉得牛会放弃吗?

5.4页:

是的,牛没有放弃,当同伴们吃着美味的青草时它还在坚持跳,一直跳。

    你觉得它的伙伴们会对牛说什么?

小结:是啊,牛练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动物们嘲笑它,伙伴们也不看好它。你觉得这时候牛还会坚持吗?你会对牛说什么鼓励的话?    

6.出示PPT5。

师:瞧,这里出现了爷爷一家,他们会支持这头奶牛吗?接下来我们从书袋里拿出小书,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自由阅读5~8页,结束后第二次交换位置

提问:这次你认为牛成功了吗?如果牛成功了,请做到红色的椅子上。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幼儿肯定会说最后一页,教师可以出示这一页的PPT)

2.师幼共同阅读大书,理解故事的转折和结局。

5页:牛来到爷爷家里,他们欢迎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6页:牛在爷爷家表演很成功?爷爷一家人看得怎么样了?

7页:动物们准备做什么?小羊和小鸭呢?他们怎么了?

8页:你能用连贯的语言说说故事的结局吗?

四、完整阅读

师幼完整阅读图画书,进一步完整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牛的努力。

 

活动领域:艺术

活动内容:欢乐草原

活动目标:

1.在情景中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和姿态,并有节奏地舞蹈。

2.感受蒙古舞的特点,愉快地表现民族舞蹈。

3.发挥自己的创作与想象进行自编自演。

活动重点:感受蒙古舞的特点,愉快地表现民族舞蹈。

活动难点:在情景中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和姿态,并有节奏地舞蹈。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已初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

2.PPT课件、蒙古帽。

活动过程:

一、走进蒙古——感受蒙古的美。

1.(播放课件)我们来到了哪里?大草原给你什么感觉?

2.幼儿倾听优美的琴声:是什么琴拉出来的?

小结:这就是马头琴,琴的顶部是一个马头的形状,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欢的乐器,蒙古族也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欢乐挤奶——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和姿态。

1.欣赏蒙古风光,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1看看草原上的人,除了骑马还在干吗?

2那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招待客人的吗?

2.大胆想象各种能让奶牛多产奶的好方法并用动作表现

1想挤奶吗?你们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奶牛产更多的奶,让它和你成为好朋友?

2幼儿听音乐做善待奶牛的动作。

3奶牛很舒服,准备产奶了,要怎么挤呢?

4幼儿听音乐自由做挤奶时的动作,并请个别幼儿介绍并表演。

5教师将孩子创编的动作串联、组合起来,引导孩子一起舞蹈。

 提示:提、压手腕的提示、动作做大、夸张一点、听着音乐表演。

 教师做挤奶舞动作的示范。

6幼儿听着音乐初步尝试挤奶。

7在比较观察中学习正确的挤奶的动作,注意手腕的提和压。(提示“轻轻提,往下挤”。)

8丰富各种挤奶的姿势。“挤奶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姿势是怎样的?你觉得什么姿势挤奶你可以挤得稳,挤得多?”(各个方向挤,立跪等姿势)

9听着音乐,完整的挤奶舞表演。

10小结:终于挤满了一桶牛奶了,拿着慢慢的牛奶坐下来慢慢享受吧。

三、感受舞蹈——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蒙古舞的热爱。

1.教师表演蒙古舞,幼儿欣赏。

2.小结:你们喜欢这段蒙古舞吗?我们可以在小舞台一起来跳一跳这段蒙古舞。

【精彩瞬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