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研修沙龙>>文章内容
读《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有感(周小钧)
发布时间:2019-09-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小钧

  在假期中我抽出时间来吸取这本书中的营养。争取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顺手。唱唱跳跳、轻松快活不是幼儿教师工作的主旋律。只有幼儿教师自己知道每天要花多长时间制定教学活动计划、安排一日活动流程、创设教室环境、制作教具、面对问题层出不穷的幼儿。此外,还要深谙与家长、同事、领导沟通的技巧。在幼儿教师的生活中,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都会依据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做出不同的反映。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出更加准确,有效的引导。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本书:

  全书分为九章,第一、二章主要写了幼儿教师在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而且各种办法都指向一个目的一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运用这些策略能够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把班带好”。第三、四、五章则着重写幼儿的个体需要、生活中的变化和行为问题,内容相当丰富,特别是第四章尤其具有时代性。现在是一个发展变化极为迅速的时代,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才能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有时候,我们会在孩子面前回避生老病死的话题,事实上,让他们面对真实的世界,才是对儿童的尊重。如果将教师的人际关系看成一根麻花辩,那么第六、七、八、九章则将麻花辫分成了家长、同事、自己三股,他们交织缠绕,互相影响。作者娓媚道来,梳理并分析了其中的关系,充满了与人相处的智慧。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教育的生态性,讲述的都是教师真实的生活。从教育幼儿到家长工作,从自身发展到职业压力,幼儿教育并非一片无忧无虑、自然天成、瓜熟蒂落的神奇土地,幼儿教师要想收获丰硕甜美的果实,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需要挥洒更多的汗水和泪水。理解教师的难处,协调同事的工作,体谅家长的不易,包容孩子的错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过后本书,我也有一些想法和感悟:

  一、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规则行为而忽视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规则意识一般都是老师要求的,要求幼儿照着做,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觉得规则和他们没有关系,孩子们就会缺乏规则意识。教师一般为了班级常规,对幼儿采用高控手段,处处防着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可是这种高控也促成了孩子们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始终处于他律的阶段。

  二、规则教育缺少持之以恒。

  应该说规则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平时活动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向幼儿渗透。可能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或是心情影响,很多老师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利于规则教育的持续性。

  二、策略

  1.让幼儿了解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规则存在于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了解和遵守。由于孩子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差,因此需要我们耐心地实施,要通过不断地强化,不断地积累,结合严格的要求,才能收到成效。

  2.建立适宜有效的活动规则。

  有效适宜的活动规则是活动的前提保障。首先在活动前要制定有效的规则,幼儿在活动中必须遵守,教师在活动前提出来。其次,在活动中师幼可以共同讨论,制定规则,这比较适合于中大班的孩子。

  3.持之以恒地进行规则教育。

  首先要做到时时提醒,避免孩子遗忘。其次要运用榜样作用进行正面教育。最后要将规则教育贯穿一日活动始终。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需要幼儿园、社会、家庭的共同配合,所以,从幼儿园出发,让我们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