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8月 邵冰青)
发布时间:2019-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让幼儿戏剧回归孩子

学习时间

2019815

主讲人

杨阳

撰写人

邵冰青

 

 

 

 

 

 

 

 

 

 

 

 

 

 

 

 

 

 

 

 

 

宋庆龄曾经说过: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去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幼儿园如何运用幼儿戏剧进行教育?幼师专业应该怎样教幼儿戏剧?我们中职幼师生应该怎样学习幼儿戏剧?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索与探讨。

幼儿园戏剧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创设了生动的生活情境和语言表达环境,让幼儿从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愉悦、自由地发展语言、艺术表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它有四种表现形式: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幼儿喜爱模仿的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用戏剧的艺术形式,来学习社会经验,实践生活教育。如在扮演交通安全活动时,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习排队上车的礼貌,上车后投币,在位置上坐好坐稳,下车时不要忘了向司机伯伯说声谢谢。这种活动有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时可能是幼儿自发的一种角色扮演游戏。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区里,小朋友们自己组织发动,扮演主题为生日会的游戏,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爷爷、有的扮演奶奶,有的扮演孩子,有的扮演客人。他们自由交谈、自由活动,在互动中学习招待客人的礼貌,培养参加活动的能力。

角色游戏不强调表演的技能,重视孩子们语言的发展和合作交往能力,孩子的自主性强,教师较少参与到活动中。

2.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是幼儿多次听了教师讲述的故事,在熟悉理解内容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角色对话、动作、手势、表情等手段,以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的一种游戏。这种表演,可以是段落的表演,也可以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整体表演,在表演活动时,每个幼儿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没有观众和演员的严格区分,教师则可在旁领诵故事,串联情节。

无论是整体表演,还是段落表演,都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幼儿不再是记忆复述故事,而是把作品里的虚构的世界展现出来,在这个虚构的情境中体验角色心理,并用适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再现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还可以使用简单的头饰和道具。

故事表演,它己经具备了戏剧的诸多元素:角色、道具、表演技巧、文本,但是游戏成分还比较多。

3.剧本演出

剧本演出,一般是由教师组织个别表演能力强的儿童,在舞台上所进行的儿童剧演出,剧本一般都是剧作家已经创作好的儿童剧作品。在幼儿园一些重大节日活动上,比如六一儿童节、元旦联欢会、毕业典礼上,像《金鸡冠的公鸡》、《拔箩卜》、《小兔乖乖》、《龟兔赛跑》、《小熊请客》等传统经典幼儿戏剧就经常上演。

这种戏剧演出很注重演出的效果,一般是由教师选择演员,然后帮助儿童演员背诵台词,或者将台词提前录音,又教师制作或租借服装、道具以及舞台布景,再进行反复的严格舞台演出排练,直至最后的公演。

剧本演出舞台感强,强调表演排练,教师发挥的作用比较大比较多,幼儿主动创造的机会很少。

4.戏剧活动

戏剧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幼儿教育活动。它从角色游戏、故事表演一步步演变发展形成的,它具有扮演性,由幼儿在虚构的世界里扮演一定的角色,做角色的动作,说角色的话;但它同时还具有角色游戏、故事表演所没有的戏剧元素,表现为幼儿创作自己的剧本、做道具、当导演以及上台表演,更强调戏剧的工作性,鼓励幼儿为了剧场演出这一目的进行一系列的戏剧工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