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9-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文献综述

执笔人:邵冰青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幼儿教育多元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幼儿教育工作者们更为强调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可否认,在游戏中学习是极好的幼儿园教育方式,但我们发现,单纯性的游戏很难整合起五大领域课程,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而“儿童戏剧”能自然融合音乐、歌唱、表演、对白、舞蹈等多元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增添了相关的道具、服装等舞台效果,是一种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最容易契合的综合性艺术,特别容易与其它艺术形式融合运用,它与教育之间有许多种的结合,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新的活力。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天生的表演家、艺术家,他们具有原始的、冲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戏剧活动——喜爱扮演各种角色,即兴创编自己的情节,他们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戏剧活动的研究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

(三)园所发展的需要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文化的传承,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我园十分重视对幼儿开展传统民间文化教育,鼓励教师把常州本土地区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五年前,我园积极申报并有效实施了市级课题“幼儿园民间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激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初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我园秉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积极将“研究幼儿民间美术教育”迁移到“研究儿童戏剧教育”中来,让儿童进一步获得真、善、美传统道德文化的滋养。前两个课题的研究为园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创意戏剧游戏项目的成功申报也让我园更明晰了特色教育发展的方向,即:将幼儿戏剧教育与园所文化建设相融合,将特色教育与园所发展目标相统一。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突破“戏剧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瓶颈,进一步提升至园所文化发展的层面,将管理、课程、环境、幼儿、教师这些推动园所发展的主导因素通过“戏剧”的呈现方式进行重新认识和构建重组,以此促进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园长远发展。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幼儿园特色:是指在同类幼儿园共性基础上的幼儿园个性,即幼儿园在先进的办园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办园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园风格与优秀的办园成果。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幼儿园的灵魂和生命,是催生幼儿和教师成长的深入幼儿园文化以及具有幼儿园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群体成员行为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

戏剧特色文化建设:创建幼儿园的戏剧特色就是幼儿园以《指南》思想为指导,以“戏剧游戏”为载体,以幼儿园现有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实践为基础,充分挖掘戏剧游戏的独特价值,并且把这些资源融入到幼儿园课程、环境创设和幼儿游戏中,突出本园特质,形成独特风格,经过实践研究,逐步形成幼儿园在环境创设、园本课程设计、幼儿游戏等方面的园所文化特色。

三、国内外对于戏剧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戏剧课程的研究现状

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是以3-6岁儿童戏剧素养启蒙为核心的一种戏剧艺术领域课程。本课程遵循幼儿的戏剧天性,将戏剧作为幼儿表达自我、认识和思考世界的一种艺术符号,围绕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个层面的戏剧教育内容,逐步丰富儿童的戏剧经验,从而使儿童成为开放、合作、有创造力的完整的人。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不仅应成为幼儿园艺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戏剧课程综合性方面张金梅2003)在《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一文中指出,从戏剧的魅力、戏剧与儿童的关系出发,通过“自下而上”的行动研究方法,我和教师共同作为研究者追踪儿童戏剧经验建构过程,把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过程确定为4个步骤:(1)主题来源;(2)生活体验;(3)戏剧工作;(4)模拟剧场演出,发现了儿童是从表演中依次分化出从舞台美术、音乐音响、剧本、导演、剧场等戏剧元素的,呈现出与成人戏剧创作截然不同的特性,却与人类戏剧艺术的发展演进具有一致性。

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内容来源上会会2009)在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探析》一文中提到,根据顺从儿童的戏剧天性,遵循儿童创作戏剧的规律,本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戏剧表达戏剧创作与戏剧表演。戏剧表达作为整个儿童戏剧教育的基础层面,关注儿童用身体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各个感觉能力,在假想的情境中,以角色的或非角色的身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儿童的戏剧表达以模仿、造型、控制和情感四个维度展开。戏剧创作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开端角色描画冲突架构对话丰富

戏剧课程开发与运用方面云红2017幼儿创造性戏剧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文中提到,课程资源开发轨迹如下:1.以点促面,挖掘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从收集戏剧资源到筛选戏剧资源,再到拓展戏剧资源,利用能激发幼儿创作的一切资源,包括现有经典文学作品如童话、民间故事等儿童文学体裁,综合利用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维度的艺术手段,从元素训练到形成完整的戏剧,让幼儿在创造性戏剧课程中灵动的成长。2.整合资源,注重感悟。所在研究的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资源主要以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为主,渗透适应性发展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及五大领域,在此基础上,将创造性戏剧元素融入到多元智能发展课程中。3.追求艺术,探索创新。在探索创新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创造性戏剧的融入引发了幼儿对自己作品的思考,在教师鼓励下,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展示作品,用可视的方式向同伴传达自己的思想,使美术活动动静结合,增加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创造性戏剧园本课程资源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健康和谐发展为根本要求,注重幼儿戏剧过程的体验性,感知体验、导之以行、习以成性。

(二)关于幼儿园班级戏剧环境的创设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和集体性的艺术已经逐渐得到学前教育理论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戏剧活动。幼儿教师在开展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否需要将教室变成一个剧场?是否要搭建舞台?是否需要灯光?

其实,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教育课程”,对处在身心迅速发展阶段的幼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地成长。

在班级戏剧环境及其创设方面,张金梅2003)在《浅谈幼儿园戏剧环境创设》一文中指出,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是围绕儿童戏剧经验的建构而发生的戏剧的、艺术的、学科的、多层次的综合教育活动。这里的多层次综合,首先体现为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舞台美术、剧本创作、音乐音响以及最终的剧场演出和观众欣赏等多元戏剧活动。因而,戏剧活动中幼儿不仅仅进行戏剧表演,而且要承担舞台设计、道具设计、导演、化装等职责。正如日本冈田正章在《幼稚园戏剧活动教学设计》中指出的,在幼儿园戏剧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舞台,而是空间”。因而,班级戏剧环境指的是由教师、幼儿或教师与幼儿合作创设的,多元的戏剧活动所需要的环境。它不仅仅是指舞台空间,还包括舞台设计、道具准备、化装等“戏剧工作”所需要的环境。它既包括戏剧活动前的班级环境准备,还包括在戏剧活动时创设的剧场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使用“戏剧环境”一词,而不是用“舞台”或“剧场”的原因。

在幼儿园戏剧环境对幼儿影响方面,高鉴2009)在《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是指成人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提供的涵盖一切物质条件的物质环境和主要由人际关系与心理氛围构成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发展时刻都在与环境进行互动,因此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由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缺乏自主鉴别力和思考能力,往往被动地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创设优美、富有童趣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幼儿园戏剧环境创设方法方面,戴平2002)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视角与方法》一文中指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及“树要好林,人要好伴”,这都是指环境而言的。一个教育工作者,若不重视环境对人的感化魅力,那是最大的失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有其特有的精神风貌,无疑是受环境的影响。作为幼教管理者,很多人已经看到环境教育的价值,并开始重视在园所大环境的打造和小环境的挖掘上下功夫。他们不惜投入大笔资金开展硬件建设,在不同视角的引领下对园所环境进行着“美”的创造和“美”的展示。但是在儿童的世界里,我们到底要如何打造“美”、利用“美”、传播“美”、收获“美”,却没能在环境的创设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环境作为幼儿园的潜在课程,会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在戏剧活动中,适宜的戏剧环境对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探索都能起到支架作用。教室空间的安排、舞台空间的设计、活动材料的投放等都会潜在地影响幼儿参与的热情,影响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因而,戏剧环境的创设对于戏剧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

(三)关于戏剧教育对教师队伍的成长的思考

教育戏剧教师的教学不是培养演员、也不是为了演戏,而是用戏剧方法育人、教学,这是教师们首先要理解的。因此教师必然要有很好的教学能力。教育戏剧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要为教学目标目的服务的。它不是培养演员、也不是为了演戏,而是用戏剧方法进行教学,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这样,教师首先要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方式,变学生的接受为教学主体。需要具备引而不发的、很强的掌控能力,善于对时间、教学进程、学生创造启发、引导和节奏掌控;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间,善于将教室的物理空间转换为虚拟的戏剧空间,并在学生的视像中建立共识,从而引发联想、展开探索、学习兴趣。教师也要善于运用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在此基础上提高和改善学生初创的萌芽,引导发展戏剧的进展。并善于以其他元素补充、增添共同创造作品的艺术性、实用性。

在新手型戏剧教师如何看待戏剧教育方面张克明2013)在《遭遇戏剧教育—幼儿园新手戏剧教师叙事研究》一文中指出,本研究深入幼儿园戏剧教育现场,以三位幼儿园新手戏剧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叙事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等来收集资料,考察了她们在最初了解与实施戏剧教育时的种种遭遇和感受等。本文力图深描与评析她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等“台前幕后”的故事。具体而言,本研究试图探讨关于新手戏剧教师的以下问题:她们是怎么认识和看待戏剧教育的?这种认识和看法在实践前后有无变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在实施过程中她们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有没有得到解决?怎么解决的?期间,她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对此,我们理论工作者能做些什么? 研究发现,新手戏剧教师在对戏剧教育的认知层面和实作层面存在困难,即“知之困”和“行之难”。在认知层面,新手戏剧教师在对活动环节、戏剧教学策略的理解以及戏剧教育理念方面存在误区。在实作层面,新手戏剧教师在活动方案的设计,尤其是在戏剧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冲突点的构思方面存在困难;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课堂管理是她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对幼儿缺乏深入的了解,戏剧活动本身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对新手戏剧教师的现场反应能力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陈晶晶2016)在创意戏剧促进师幼共成长一文中提到,在创意戏剧课程的实践当中,教师们除了如上所说的发展变化外,音效、舞美、道具等细节的处理及组织、协调与统筹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随着教师各项能力的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也随之提升,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孩子在戏剧活动中展现出的别样的风采。总之,儿童创意戏剧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戏剧教育理念,在戏剧创作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起读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引导他们开始尝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戏剧表演游戏,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表现生活中一些真实的或者想象的情境,在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构建新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的语言、思维、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共同发展。同时,在群体性的参与中,体验着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快乐。

在戏剧教育中幼儿教师的作用方面,张凌艳2017)在《关于戏剧教育在培养幼儿教师中的作用和现状思考》一文中指出,对幼儿教师进行戏剧教育有利于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幼儿教师要具备能创造性地设计各项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强烈,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幼儿教师要想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要能够胜任戏剧教育工作,可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扩大就业范围。其次,对幼儿教师进行戏剧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引路人。3 至 6 岁幼儿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例如爱游戏、爱模仿、好奇、好动等,因此对他们进行单纯的说教效果不会太好。如果能将教育内容采用戏剧的形式呈现,那么幼儿就易于接受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形体表达力等。最后,戏剧教育可以丰富幼儿师范院校课程。传统的幼儿师范院校课程里缺少戏剧教育部分,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因此,很多幼儿师范院校在认识到戏剧教育的重要性之后,纷纷尝试将戏剧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它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使学校的课程更加丰富。

在教育戏剧带给教师转变的原理方面肖方2017教育戏剧促进教师相互参看对话和反思一文中提到,1.注意情境角色,使人进入他人的立场、观点。2.他人角色中也可以带出个人的经验。虽然可以进入他人的角色,用他人的角色去思考和行动,但是,这种思考和行动也带有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借由角色本身,可以带出 这些感受和经验。借由角色,他们可以真实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而少有顾虑,使得个人经验真实呈现在现场公共空间。 3.感受的行为雕塑表达夸张,展现了人际矛盾张力。从角色感受入手是开启真正对话的第一步。进入感受可以让人用心思考,使对话可以深入。因此,让角色中的教师将个人感受用行为雕塑来表达、用空间距离和肢体语 言的呈现可以把内心的东西外显出来,这种凸显,使过往隐匿于经验的东西可以看得见。熟视无睹的东西被放大呈现于眼前往往可以产生 震撼作用。而这一过程也强化着在场的每个人的感受,让人们激发、 唤醒它们,使它们藏不住、不流出出来都难受。感受的强烈强化了表 达,使对话产生。而在他人立场角色的人对此角色的感受体察更为强 烈。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他人。4.对话产生了解,对话产生反思,对话产生理解。借用教育戏剧,呈现了个人的经验于共同空间中,人都在其中看到他人,也看到未知的自己,对话才开始产生,看不到他人的时候只能是自说自话。而当听到他人的 感受和想法,听到他人背后的境遇,才能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反思,对个人反思的表达、对他人境遇的体察,才能使不同角色立场的 人开始走向相互理解。

综上所述儿童戏剧教育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是用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儿童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儿童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儿童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四)关于戏剧活动中师幼家长关系的研究现状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成长的有效手段。以师幼共创儿童戏剧为载体,建立教师、幼儿、家长家园共育的模式。教师与幼儿与家长之间围绕戏剧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创过程,从三个方面开展家园共育:明确理念,共同卷入戏剧课程活动;多元参与,共同创生戏剧教育生活;不断创新,共创戏剧成就精彩教育生活。

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的价值方面,孙立明在《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的基本环节与实施要点》一文中指出,首先,亲子戏剧活动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认知。通过对故事的深层挖掘和人物的塑造来满足幼儿对人、对事物、对社会变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的需求其次,亲子戏剧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言语表达。在进行戏剧活动时,幼儿需要和同伴、家长、教师讨论剧本与角色,这种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和语言思维的锻炼。再次,亲子戏剧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肢体表现。

在家园共育方面,陈晓萍和徐娜在《“师幼共创儿童戏剧”谈家园共育》一书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成长的有效手段。以师幼共创儿童戏剧为载体,建立教师、幼儿、家长家园共育的模式。教师与幼儿与家长之间围绕戏剧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创过程,从三个方面开展家园共育:明确理念,共同卷入戏剧课程活动;多元参与,共同创生戏剧教育生活;不断创新,共创戏剧成就精彩教育生活。

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方面,林劼在《论亲子创意戏剧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以大班创意戏剧活动“和甘伯伯去游河”为例》近年来,各幼儿园通过组织家长志愿者、家长助教,创建“故事妈妈团”等方式,着力于开展有效的家园互动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亲子创意戏剧,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多样化的表达技巧,为家园互动增添了新的力量。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共同参与戏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选择故事、创编剧本、表演角色、设计服装、制作道具、编排剧目、演出戏剧),在亲子互动式的戏剧活动中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的戏剧活动应该是一种民主生活、应该是一种对话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而现实决不是如此。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质量是影响幼儿戏剧表演的重要因素,而与家长的关系也是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 [J].南京师范大学,2003

[2] 会会,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探析[J]河南大学2009

[3]云红,幼儿创造性戏剧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呈贡幼儿园,2017

[4]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5] 高鉴,戏剧的世界――戏剧功能新探[M].知识出版社,2009

[6] 戴平,戏剧――综合的美学工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张克明,幼儿园戏剧活动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2013

[8]张晶晶,创意戏剧促进师幼共成长[J].天津市幼儿教师第五期继续教育远程培训,2016

[9]张凌艳,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探析[J]河南大学2017

[10]肖方,教育戏剧促进教师相互参看对话和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7

[11]孙立明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的基本环节与实施要点 [M].江苏省连云港市钟声幼教机构,2016

[12]陈晓萍 徐娜,“师幼共创儿童戏剧”谈家园共育[J]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18

[13]林劼,论亲子创意戏剧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以大班创意戏剧活动“和甘伯伯去游河”为例[J] 幼儿教育研究,201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