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10月 周小钧)
发布时间:2019-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小钧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如何让儿童剧真正亲近儿童

学习时间

2019101

主讲人

石少婷

撰写人

周小钧

 

 

 

 

 

 

 

 

 

 

 

 

 

 

 

 

 

 

 

 

 

教师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主动、有意识地创造适合幼儿发展的艺术教育环境,通过组织艺术教育活动,结合艺术教育工作的反馈,进而对幼儿艺术教育进行评价。

除了剧本、表演和互动,舞台灯光、布景、服装、化妆和道具等对孩子的视觉冲击作用也不可小视。儿童剧要充分利用现代舞台的科技优势,在服装设计上突出扮演角色的特点,在色彩搭配上对比强烈些,在道具制作上夸张些,在角色扮演上打破传统的好人和坏人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增添一些具有中间色彩的角色,使孩子们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观看儿童剧时触动他们的兴趣点,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明白更多的人情事理,尤其是对色彩、形体和声音刺激等艺术因素的广泛接触,更为其艺术素养的提升搭建了基础和平台。综上,《判》剧成功经验之三:舞台布景不繁杂华丽笨重,而是根据剧情需要精心设计,轻巧、简便,适宜拆卸、搬运,为《判》剧进行全省巡演打下基础;道具制作上既忠实原型又适度放大,满足了孩子的猎奇心和欣赏习惯。
    在事业体制下,艺术院团打造儿童剧主要目的是获奖及获取更多国家财政支持,对市场的需求、小观众的反映和制作成本相对关注较少。为增加获奖筹码,高成本、大制作已成为某些剧目的必用手段:高科技舞美运用、奢华舞台布景、庞大演员阵容、精美服装道具、对演出剧场高标准、严要求,极尽奢华之能。但高成本、大制作必然造成高票价,最终使剧目陷入“低票价成本收不回,高票价无人捧场”的怪圈。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并理解儿童可能会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偏颇和失误,尽量避免用成人化的主观想法去片面设定幼儿的艺术教育形式。如进行戏剧表演活动,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戏剧表演游戏来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在现代美学与艺术实践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今天,艺术形式与游戏相结合,受到美学家和艺术家、教育家的共同关注,因此,在戏剧表演活动中融入游戏的形式,能够释放幼儿的负面情绪,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心理情绪。

通过结合一定的艺术实践活动,还能够增强幼儿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认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表演中,幼儿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在戏剧故事的引导下展开想象和联想,逐渐提升幼儿的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