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化幼儿园幼儿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 2019.6.13 | 班 级 | 大四 | 幼儿姓名 | 柏浩宇 |
观 察 者 | 朱旻晨 | 观察地点 | 走廊表演区 | ||
观察方式 | 追踪观察 | ||||
幼 儿 表 现 | 1.情感与态度 2.行为表现 | ||||
每次活动,幼儿都能按照演员号码牌的顺序有序地出场表演。 虽然大部分幼儿的动作语汇还比较单一,但每个动作都很有创意,每个演员都很有激情。幼儿开心地跟随欢快的音乐节奏舞动自己的身体或敲击手中的乐器,大部分幼儿的动作都与音乐节奏相吻合,能力强的幼儿还能够一小节换一个动作,连贯地表现歌曲。特别有创意的是,幼儿自发地形成了 《挫冰进行曲》 的表演流程:先按顺序出场进行个人表演秀。之后,大家带着各自的道具一起出场,把表演推向高潮。在共舞的环节,有的幼儿还进行了两人合作表演,气氛相当热闹、吸引人。这种游戏方式持续了两周。 | |||||
活动照片 | |||||
分析与思考: 新制订的两个游戏规则,使幼儿明确了活动的步骤和要求,既给幼儿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又解决了自主表现时争抢、拥挤、声音嘈杂等问题,音乐区的游戏变得有序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 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音乐比较抽象,如果没有教师从中有效的指导,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幼儿的自主表演状态就只能维持在一个水平上,就会出现兴趣保持时间不长的现象。 从幼儿自发形成的共舞环节,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喜欢这种热闹的、把活动引向高潮的场景,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这一"演出高潮效果"的自我设计成功的满足感。 为了保持这种 "演出效果”,幼儿很渴望与同伴合作表演,但又缺少能增强这种“演出效果"的合作方法。 调整与推进: (1)提供更为丰富的动作表演支架。 我们根据幼儿已有的动作经验设计并投放了几组动作图谱供幼儿自主选择,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讨论、模仿学习,并尝试将图谱中的动作迁移到 《挫冰进 行曲》的表演中。 (2)学习增强合作效果的有效方法。 投放小黑板,让幼儿将挑选出的喜欢的动作图谱张贴在小黑板上,在个人表演后,随乐一起出场共同表演选好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