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顾名思义,是借助于语言、形体的表演以艺术的手法向观众传达特定思想的行为。戏剧总是表现“正在发生的事”,并总能为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从埃斯库罗斯到莎士比亚,从莫里哀到易卜生,从布莱希特到奥尼尔,从关汉卿到汤显祖,从田汉、洪深到老舍、曹禺,一代代戏剧大师的天才创造,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也逐步成为中国校园戏剧酝酿与发展的如饴甘泉。
当代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然却仅限于校园戏剧对高校美育的作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当代校园戏剧受到严格的;行政管控、稀少的资金支持等多种因素牵绊,无法自由、自主地进行校园戏剧活动,而当代校园戏剧本身所缺乏的理论基础以及在管理上不完善的人员配备、组织架构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校园戏剧的文化传播受到很大影响,目前的校园戏剧虽然表面上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却只是自娱自乐,其所应承担的反映社会、表现大学生思想文化的社会责任与现实作用,由于其引导者和参与者认识上的草根性,效果甚微。
从校园戏剧的萌芽、探索、成熟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校园戏剧的宗旨是不变的,它始终保持了19世纪末以来的探索激情和卓绝的姿态,始终是青年一代关注社会、表达自身思考、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参与文化建构的重要形式,它的最高任务应该是解读社会与自我,演绎大学校园独特视角中的选择和生活,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传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