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2.知道遇事要动脑筋,要机智、勇敢。
3.初步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学习词:溜、暖、炕等。
活动重点: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学习词:溜、暖、炕等。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狐狸和兔子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材料准备:配套配乐故事磁带或CD,录音机;贴绒动物形象。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说到了哪些动物?(根据幼儿所说分别出示贴绒教具)。
1.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故事录音带播放的故事,教师随故事情节演示贴绒教具。
提问:狐狸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哪些动物来帮助过小兔子,结果怎样?最后是谁帮兔子赶走了狐狸,夺回了自己的家?
2.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小结:遇到事情要勇敢,多懂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二、幼儿与教师一起阅读《幼儿画册》,边看边讲述故事。
1.讲述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词:溜、暖、炕等,能发准音,理解词意。
2.指导幼儿学习狐狸和兔子、公鸡的三段对话,狐狸:“我一跳出来……”,兔子:“我怎么能不哭呢……”,公鸡:“喔喔喔,我用脚跟走路……”。
延伸:
将故事录音带放在语言角,让幼儿边看《幼儿画册》边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