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12月 邵冰青)
发布时间:2019-12-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幼儿园戏剧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学习时间

201912

主讲人

张明红

撰写人

邵冰青

 

 

 

 

 

 

 

 

 

 

 

 

 

 

 

 

 

 

 

 

 

教师作为指导者,在幼儿进行戏剧游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戏剧游戏的特点。在戏剧游戏中,幼儿以戏剧的自然学习方法,如模仿、造型、控制和想象等来学习语言、动作与社会行为等,他们通常将自己置身于想象的戏剧情景中来表现熟悉的经验,并衍生出新的经验。教师应把握戏剧游戏的这些主要特点,在指导戏剧游戏时关注每个幼儿在想象的戏剧情景中运用智能、体能与直觉进行即兴式、创造性表现的状态。有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戏剧教学策略来调整游戏的节奏,以便观察与发现每个幼儿的表现。有些由一般性游戏改编而来的戏剧游戏,更需要突出戏剧创作的特点。例如,对“石头剪刀布”戏剧游戏,教师在理解它与原有游戏的不同之处后,把重点先放在幼儿身体造型上,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表达、创造“石头”“剪刀”“布”的造型。在此基础上,再满足大班幼儿的竞争心理需要,进行团队挑战比赛和3人一组合作比赛,这样的调整突出了戏剧游戏的特点,增加了假想的游戏情景“我是一个……可以做……”,把全体幼儿带入充满情趣的造型活动中,促进幼儿在模仿、造型、控制和想象等方面都有所发展,这种价值是原游戏所不具备的。
     2.捕捉幼儿在细节上的表现。每个幼儿都会运用自身的经验来参与戏剧游戏,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临场的观察、想象与反应等能力,发现幼儿在肢体与表情、声音与语言、思考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自发性表现以及这些方面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渐进转化的细节,一方面及时给予点拨,促进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及时肯定和分享个体独特的经验。例如,大班戏剧游戏“行军路上”,幼儿在教师叙述的情景中以“士兵”的角色,根据听到的音效,大胆想象军队在行军路上遇到的场景,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肢体动作以及合适的反应表现行军路上不同的前进动作。在这个游戏中有三个情景片断特别细致地反映了幼儿的表现:教师播放水流声时.问“士兵”:“我们的军队又来到了哪里?”“士兵”们说河边、溪边、海边等。教师又问:“我们的军队是怎么过河的呢?”有的说瞠水过河,有的说游泳过河,有的说用倒下的大树架桥过河,他们纷纷用动作表示。“士兵”蹚水过河时,手上都“拿着鞋子”。教师发现有个“士兵”双手都做出了拉着裤腿的动作,就问他:“你的鞋子呢?不会被水冲走了吧?”这个“士兵”回答:“我不是背了包嘛,我放包里了!”还有一个“士兵”在“走”大树架成的独木桥时,走着走着突然跪在地上慢慢爬了起来,教师悄悄地问他:“你怎么改爬了?”他回答:“独木桥太窄了,我怕掉下去,还是爬着过比较安全!”教师将捕捉到的这些细节以“情景回放”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欣赏,观察同伴在想象的情景中是如何用肢体动作表达和思考的,从而学习同伴表达的经验和技巧,这样有助于幼儿共同提升戏剧表达能力。
     3.给予幼儿更多自主体验的空间。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戏剧游戏,一般都经历对角色的理解和接受、酝酿及执行这三个步骤,这也是重要的学习过程。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水平的内容,给予每个幼儿自主体验、实践的空间,不要干预或限制幼儿身体、心灵、思想方面的自主表达。例如,在“捏面人”这个合作性戏剧游戏中,“捏面人”和“面团”之间有较多的语言和身体方面的互动,甚至情感的互动交流。比如,“捏面人”要先想好自己捏什么样的东西,告知同伴,再将同伴的身体当作“面团”摆出想捏物品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捏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调整作品,以达到形象的效果。游戏后半程,“面团”可用语言建议“捏面人”怎么调整自己的身体,但自己不能动,只能用肢体塑造物品的静止形态。第二次、第三次游戏在背景音乐中进行,“捏面人”随着舒缓的音乐慢慢地捏捏对方的头、肩、手臂、腿、肚子、背等身体部位,最后在快节奏的背景音乐下给“面团”做造型。在组织与指导戏剧游戏时,教师通常要放慢游戏的节奏,宜缓不宜急。慢,才能让幼儿的表达更加细致、生动;慢,才能让幼儿的体验更为深刻,触及内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