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混龄晨锻活动是以“大带小、小促大”的方式,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自主地进行各种晨间锻炼。它既能满足不同年龄同伴间交往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弥补独生子女自私、霸道、胆小、内向的性格缺陷和不足,从而促进幼儿的 社会性发展,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有效地开展好中、大班幼儿混龄晨锻活动,教师、幼儿、家长必须做到共同参加,积极互动。
一、转变教师观念,夯实开展混龄晨锻的基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混龄晨锻活动有别于常规的晨锻活动,它要求中、大班幼儿同时参与活动,自由选择活动区、活动器械,自主选择管理教师、游戏伙伴,教师组织管理的难度明显增大。要开展混龄晨锻活动,前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本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克服心理障碍,让教师理解和接受全新的活动方式。
学习是最好的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开展混龄晨锻活动坚实的理论依据:“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教师们不再为能否开展混龄晨锻活动而困惑,坚定信心,迈出坚实的第一步。紧接着,借助优秀的活动案例、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一系列园本师资培训。通过听、看、写、思、研(听专家专题讲座;看观摩活动、理论文章;写教育笔记、观察记录;反思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研究积极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活动积累丰富的经验。这样教师们很快就能克服畏惧、担心和无从下手等心理障碍,使活动得以顺利推进。在活动的进程中教师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盲从应对到主动研究的转变;二是从被动组织到主动观察的转变;三是从一成不变到灵活调整的转变。
二、充分用好家长资源,确保混龄晨锻顺利开展
家长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开展混龄晨锻活动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家长越早介入,开展活动的难度就越小,活动越顺利,成效也越显著。为此,多途径地做好家长工作非常重要。一是通过家委会,向家长介绍开展混龄晨锻活动的意义和方案,争取家委的理解和支持,并由其向本班的家长进行宣传和动员;二是利用各班家长会,在全园范围内做好宣传,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各项工作,为开展活动奠定家长基础;三是召开家长辩论会,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正反两方辩论队,各自就混龄晨锻对幼儿发展的利与弊的观点现场进行激烈的辩论。不同观点的碰撞,使家长更加明确了开展混龄晨锻对幼儿发展的益处,更加理解和支持工作;也使教师们更加了解家长的担忧和活动的不足,为后期活动的设计、器械的调整做好铺垫,对组织好混龄晨锻活动更有信心。
三、合理设置活动区域,激发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活动区域是混龄晨锻活动开展的前提。为此,我们根据中、大班幼儿各种动作发展的实际水平,因地制宜地创设了八个活动区:投掷区、攀爬区、平衡区、推拉区、跳越区、钻爬区、玩沙区、足球区。混龄幼儿在这些区域中依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自由选择同伴交往,自主选择区域参加,在多效互动的锻炼中幼儿的基本动作得到全面发展。幼儿是活动主体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极大调动了幼儿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适度添置活动器械,满足幼儿自主创新的需要
要使混龄区域活动成为一种幼儿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各活动区中投放的材料必须考虑多用性、层次性、开发性,还必须蕴含幼儿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素,由易到难,分期分批不断更新,吸引不同年龄的幼儿参与。根据混龄幼儿活动的需要,晨间就有四十余种二百余件活动器械供幼儿选择,较以往的常规晨锻活动器械数量增加了七倍,为幼儿自主探究、创新活动创设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