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活动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 ||
推荐人 | 邵冰青 | 推荐时间 | 2020.04 |
文献题目 | 浅谈幼儿园戏剧课程的开展 | 文献来源 | 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b87ccee2b6ca2747090190d81572fe33&site=xueshu_se |
[摘要]儿童戏剧是指用语言、肢体、表情等表现的一种表演形式是轻松、愉悦、有情节、有故事性、有理念的表演。在我园多年“艺术启蒙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以班级为单位,将儿童戏剧活动以课程的方式融入孩子一日生活。本文对幼儿园戏剧活动课程的基本架构、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以及课程开展中教师的作用,这几方面进行一定探索和研究。从而为今后幼儿园戏剧课程的完善和发展表达奠定基础。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戏剧的“种子”和“根芽”,也就是一种出自本能和天性的“表演"和“观看”的欲望"。儿童戏剧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幼儿教育活动。它是从角色游戏、故事表演一步步演变发展形成的,它具有扮演性,由幼儿在虚构的世界里扮演一定的角色,做角色的动作,说角色的话:但它同时还具有角色游戏故事表演所没有的戏剧元素,表现为幼儿创作自己的剧本、做道具.当导演以及上台表演,更强调戏剧的工作性,鼓励幼儿为了剧场演出这一目的进行一系列的戏剧工作叫。可以说,儿童戏剧活动是各种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整合,是一-个推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活动平台,让儿童全部浸润在戏剧活动中。 2006年起,我们幼儿园便开始了“儿童艺术启蒙教育”的园本课程探索。至今八年的行动研究让我园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园本课程:面向全体幼儿的、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师幼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系列艺术启蒙活动。每年的5月,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儿童戏剧活动课程。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每个班级在“班本、低投入、人人参与、游戏化”的园本课程理念支撑下,开展主题式的儿童戏剧活动。我们通过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健康的一系列集体教学活动,来帮助孩子理解、感受班级选择的戏剧。同时,我们还有效地将戏剧活动融入到多种区角游戏活动,如美工、音乐、建构、阅读、角色表演等。 戏剧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将集体教学的系统性与区角游戏的自主、自由性有机结合起来;将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教学与阶段性成果展示有机结合起来:将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对童话剧艺术美的表现有机结合起来。追求的不是艺术的专业化程度,而是孩子的参与、创造、体验与享受。幼儿园戏剧活动课程,是3到6岁幼儿以创造性儿童戏剧表演为载体的课程。本课程作为园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几周的时间,紧紧围绕一个戏剧主题 从“戏剧筹备”“戏剧创编”“戏剧表现”戏剧场景”四个层面来建构一系列活动,从而满足幼儿表达需要,自然统整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经验,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幼儿园戏剧活动课程以主题的形式,通过集体教学、区域活动、一日生活以及家庭参与这几个途径来开展。孩子在这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自已需要,积极尝试用音乐、语言文学、美工等多种语言,自觉主动地去感知周围世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一)集体活动 课程中集体活动的设置是多元的,指向促进孩子在戏剧活动中多样化的发展。语言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理解故事、熟悉情节、改编剧本、创编对白;音乐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选择音乐、学习歌曲、创编韵律;美术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道具、装饰服装、设计海报:科学活动中,我们教给孩子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促进了语言能力、科学认知、社会交往、动手能力、学习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例:小班戏剧活动《狐狸和乌鸦》的集体教学活动网络图。 (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也成为了幼儿园戏剧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之一。 建构区:孩子们会用插塑、积木、雪花片自主建构童话剧中的角色,用彩泥塑造出各种角色形象和微型的道具。比如小兔、小金鱼、长颈鹿等,还会建构一些简单的道具造型,如花轿、自行车、房子等。小年龄的孩子会建构一些平面的造型,中、大班的孩子会建构出立体的造型,还会合作建构出童话剧场景,并为之兴奋,时常会在那里逗留、表演。 语言区:老师会在语言区提供绘本供孩子阅读、讲述,让他们看一看多彩的画面,讲一讲有趣的情节,学一学好玩的对话。除了有精美的绘本,还有孩子们自制的小图书,虽然比较简陋、单薄,但是孩子们却爱不释手,因为这是他们亲手制作的图画书。 美劳区:区域里投放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孩子在这里涂涂画西、剪剪贴贴、印印刻刻、童话剧需要的小花、小草画好、剪好了,树叶、苹果撕好、涂好了,服装、道具装饰好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创造能力增强了,做事更有耐心了,学习品质提升了。 表演区:孩子们戴上头饰,稍作打扮,打开音乐,就能像模像样地开始表演。从一开始单纯的韵律表演、对白练习,再到韵律、情节的串联,两周后,孩子们就基本能将整个童话剧完整地表演了。每次,表演区的小演员都不一样,在教室的小舞台上,孩子们自主表现,尽情演绎,每个孩子都能演剧中的每个角色,谁都能当主角,谁都能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孩子尽情享受表演的乐趣,享受表演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四)家园参与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五月,我们引导家长和我们一起参与童话月活动,围绕班级一起选定的童话剧主题中心,一起创作、一起游戏、-起成长。 1.用画话采撷形式改编童话剧 “画话采擷”就是孩子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再由家长在册子上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的亲子互动方式,为家庭参与幼儿园活动创设了空间和依托。 在戏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通过画话采擷活动,共同创编很多有趣的童话剧情节,为剧本改编和再创作提供了很多趣味.创意元素。在小班戏剧活动《贪吃的哈罗德》家庭创意中,梦想小朋友和妈妈在画话采擷里一起做了这样的创作:哈罗德肚子吃得太饱了,它一扭一扭游到绿色的草丛里,哈罗德想起妈妈说的话:不要太贪吃哦!它开始担心自己的肚子,会像气球一样炸开来吗?这样好玩的剧情很快激起了孩子的兴趣,自然地成为这个班本剧其中的一个剧情。 2.和家长一起表演童话剧 在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会把戏剧中的角色、情节、对白带回家庭。孩子们会像个小导演,领着爸爸妈妈起参与演绎。家长也很乐于参与,和孩子们一起,将剧中各个角色都一一感受。家长和孩子亲子合戏,其乐融融。例如,戏剧活动《小红帽》的开展过程中,一对父子兴致盎然地玩着互换角色的游戏。爸爸在表现“狼外婆"时,还尝试着“声音的化妆”和“动作的变形和夸张”:他捏紧着嗓子学着“老狼冒充狼外婆”,又慌张地遮眼睛、掩耳、捂嘴巴的时候,把狼外婆的心虚、紧张、又想极力掩饰的心情演绎得淋润尽致。家长这样自然、投入地演绎,让孩子对戏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所以孩子在每次的演戏中都特别投入。 3.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服装 戏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少不了服装、道具各种制作材料的收集。我们不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制作,还努力鼓励家长也参与其中的设计制作。为此,我们开展“最佳创意服装评比”童话剧造型模特秀”“角色造型金点子”。在《小乌鸦爱妈妈》的戏剧活动中,妈妈用家中的鸡毛掸子设计了一个小乌鸦的造型,让我们大开眼界;在大班《灰姑娘》的活动中,奶奶将自己的假发带来为孩子打造“金发姑娘"的造型;在中班《小青蛙卖泥塘》活动里面,家长们搜集了很多薯片罐一节连一节做成了引水渠;大班《笑翻天的农场》里面,家长们搜集了很多旧键盘,在母鸡学打字的情节时就派上了大用场。这样的创意还有很多。 三、深化儿童戏剧教育面临的挑战 多年的儿童戏剧教育研究,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种能力、促进幼儿学习品质、人格品质的发展。除此以外能更加针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以及一日生活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尽力做到幼儿自己能够做的.想的、说的、演的、合作的事情让幼儿自己去做、想、说、演、合作。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儿童戏剧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教儿童演戏,而是要通过戏剧来教育幼儿,那么通过儿童戏剧活动带来儿童完整全面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对儿童戏剧教育的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儿童戏剧教育的成败,所以系统的科学的一定时间的教师培训成为儿童戏剛教育是否能得以开展下去的最大挑战。儿童戏剧教育的剧本、教材开发应用是目前幼儿园开展儿童戏剧教育的资源困惑之一。目前国内自主进行儿童戏剧教育的园所很少,且均系各自单打独斗,缺少同一层次上浓厚的研究氛围。 从戏剧教育研究本身来说是教师事先预设好戏剧主题内容好还是追随孩子的兴趣决定活动的走向好?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评价机制值得深入探讨:是不是孩子投入了,戏剧教育带来的效益就是高的?等等问题.....幼儿园从曾经的教师带领幼儿排演一部剧,到现在以班本主题课程的形式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从孩子的被动接受,到教师推动孩子和孩子家长一起共同体验。如今,戏剧活动研究在“教师要跟随孩子,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在教师“教”与“不教”之间不断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U]孙志亮.论儿童戏剧教育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是作者 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12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之“3~6岁幼儿 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研讨"中提交的论如. [2]范淑英.让幼儿戏剧回归孩子一对幼 儿戏剧教学的研讨(新 教师教学[D.课程教育研究, 2012, (15). [陈晓萍江苏 省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214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