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1月 黄虹乔)
发布时间:2020-06-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虹乔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黄虹乔

推荐时间

2020.1

文献题目

当幼儿园遇上戏剧

文献来源

http://{域名已经过期}/s/blog_1a1cedd220102ynrx.html

创造性戏剧教育强调在戏剧教育过程中锻炼儿童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戏剧活动有益于想象、创造、表达和自省以及人际协调等。

  一、创造性戏剧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时期,城邦为了培养英勇的斗士,孩子们经常玩战争游戏,这种游戏活动被视为是儿童戏剧的发端。在 19 世纪中期儿童表演也已蔚然成风,当时欧洲出现了圣诞节表演,这是节日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对演出节目中孩子们上演的童话故事,观众更是趋之若鹜,以至于逐渐通过售票来限制观看人数。戈登伯格认为:   “倘若圣诞童话剧也包括在儿童戏剧的范畴内,儿童戏剧的传统至少可以推进到 18 世纪早期。”

  创造性戏剧最早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戏剧教育学者Wini-fred Ward于1930年所出版的《创造性戏剧术》(creative Dramatics)一书的名称所发展而来的。创造性戏剧是指采用戏剧的形式来从事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活动,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参与者进行角色扮演或游戏,让幼儿能够自我发挥的一种表达形式。Devis及Behm(1978)在文章中对创造性戏剧的定义有进一步的阐述,即“创造性戏剧是一种原动力很强的过程,领导者透过戏剧互动的方式,引导参与者去探索、发展、表达及沟通彼此的想法、概念和感觉。在戏剧活动中,参与者及时地发展出符合当下探索的议题行动与对话,透过这些戏剧的元素,参与者的经验被赋予了表达的意义与形式”。1977年美国儿童戏剧协会将创造性戏剧定义为“是一种即兴的、非展示的,以程序进行为中心的一种戏剧形式”。强调在创造性戏剧教育的同时,需要逻辑与本能的思考,运用个性化的知识并产生美感上的愉悦。张晓华(1995)提出:“创造性戏剧教育是以戏剧的形式进行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活动,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觉自我资源,使参与者在身体、心理、情绪与口语上,均有表达的机会,自发性地学习,以为自己未来人生之所需奠定基础。”田正章(1998)认为儿童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戏剧活动的“反复”过程,强调生活本身就是“戏剧”,日常所玩的游戏,都可以发展成一种比较正式的戏剧活动,要进行大胆发挥,享受戏剧所带来的乐趣。

  二、创造性戏剧的价值

  戏剧是幼儿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幼儿探索外部世界的重要方法,如模仿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都涵盖在幼儿戏剧活动之中,能够让幼儿发挥其潜能,帮助孩子了解并欣赏戏剧的艺术。儿童可以在戏剧表演的经验中习得知识,增加对自己及他人的了解。戏剧教育为儿童知识的习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儿童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创造性戏剧教育是具体的、有目标的,为幼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活动方式。在戏剧活动中,孩子可以获得经验以及学会表达快乐的方式。创造性戏剧活动中教师借助身体动作、律动等形式进行活动,在模仿、假装的游戏扮演过程中,将外在活动与内心结合起来,能够让学习者更有兴趣进行学习并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

  (二)学会运用社会技巧

  在戏剧活动中,为了将角色表现出来,幼儿会去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以及角色形象所具有的特质和行为,这就是角色取代的能力。戏剧活动的实施,有助于透过实际的经验去学习、去模仿他人,培养幼儿之间的分享、沟通等社会技巧,能够让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同时透过肢体移动,发展身体的潜能和创意,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正面且积极的效果。

  (三)启发幼儿的创造思考能力

  在幼儿园中,“玩”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创造性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在“玩”中锻炼儿童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戏剧是一种发展儿童想象力和人格的有效方法,因为戏剧活动给儿童提供经验和表现的机会,并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儿童所能感受的具体经验当中,引导幼儿产生创意,让儿童多学习自发性的经验,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独立办事能力与自信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