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3月 朱旻晨)
发布时间:2020-06-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旻晨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教育戏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朱旻晨

推荐时间

2020.3

文献题目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文献来源

https://{域名已经过期}/9/view-7338837.htm

摘 要: 游戏是学前儿童接触世界、探索世界、认知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儿童戏剧是集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艺术体验促进幼儿识别表现能力、语言和身体表达能力发展的综合艺术。 在戏剧文学中设计合理的游戏元素,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规则,深入地认识自我。 本文旨在以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为切入点,阐述如何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塑造情感表达行为。

关键词: 儿童戏剧 游戏元素 角色扮演 情感

儿童戏剧文学作为儿童文学重要的载体, 它以儿童的需要为指向, 将日常生活放置在各式各样精彩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不仅能引发幼儿的原始情感,更能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情感表达。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出现在情绪之后,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关,由于幼儿个性心理发展不成熟,认知水平有限,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其情感发展具有易变性和易感性。国内对儿童戏剧的探讨集中在学前儿童戏剧应有的立场,吴巍莹将儿童戏剧分为三种类型:儿童取向、游戏取向、质朴取向。提到“游戏”,大家不陌生,我们常说游戏是儿童的游

戏,儿童是游戏着的儿童,“角色游戏”与“儿童戏剧”,同样是幼儿参与扮演角色来体验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 这两种方式都是幼儿在假定的环境中扮演角色, 带给孩子的情感体验结果都是“快乐”。 游戏同儿童戏剧文学审美追求是统一的,游戏精神是儿童戏剧赖以发展的原动力。

美国的一些戏剧理论家提出:“在儿童戏剧教学中, 大胆合理的加入游戏元素,使儿童戏剧的审美回归到游戏精神的领域,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作:

第一,对经典文学作品情节的游戏化处理。

先来看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中的这样一段描写: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儿童剧作家有意识加入了这样的游戏元素———“丑小鸭遇到了正在被猎人追捕的小兔子,并且与之成为了好朋友”。

画外音:救命呀,救命呀……/丑小鸭:是谁在呼救?

小白兔:快救救我。 /丑小鸭:别着急,怎么了,小白兔?

小白兔:有猎人追我。 /丑小鸭:别出声,跟我来。 (丑小鸭带着小白兔躲在了树的后面看到猎人悻悻而归)/丑小鸭: (跑出来左看右看)小白兔,出来吧,没有危险了! (小兔子跑出来)/小白兔:太谢谢你了,你叫什么名字?

丑小鸭:(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因为我长得丑,所以他们都叫我丑小鸭。

小白兔:虽然你的外表并不漂亮,可是你有聪明的头脑和一颗美丽的心灵,能和你交个朋友吗? (伸出右手准备握手)/丑小鸭:我可以吗? (不好意思伸出手)/小白兔:当然可以。 (肯定地点头) /(《找朋友》音乐响起。 )通过这段游戏化文字的添加处理, 尤其是那段熟悉的游戏音乐的出现,大家会发现经典原著中的故事情节趣味性更浓了,作品中的形象更加生动了。 我们对刚才的问题也给出了答案,好! 这就是游戏元素在儿童戏剧文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得不说儿童戏剧文学太需要游戏元素的加入了。

第二,对儿童日常生活游戏的文学性处理。

在我国民间, 流传着许多生活色彩浓重而有趣的传统游戏,“过家家”、“骑竹马” 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游戏。 游戏“过家家”,孩子不再是稚嫩憨拙的小不点,而“一跃”成为能够架起锅灶过日子的“爸妈”。游戏“骑竹马”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真实写照。 我们以“过家家”为例:这个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个孩子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理想都能够在他们的游戏行为中得到实现, 如果把这个游戏进行戏剧处理便有了儿童剧《小兔子乖乖》这段精彩的开场:

兔妈妈:我是兔妈妈,我有三个可爱的宝宝,咦? 这三个宝贝都去哪里了? (呼唤)长耳朵,长耳朵。

长耳朵:妈妈,我在这儿。 看呐,小朋友们,我有一对长长的耳朵,比红眼睛和短尾巴的都要长,大家都说我很聪明。

兔妈妈:红眼睛去哪里了? 红眼睛,红眼睛。

红眼睛:妈妈,我在这儿呢! 大家看呀,我的眼睛漂亮吗? 我的眼睛比红宝石还漂亮,可贵着呢短尾巴:(短尾巴围着大树躲猫猫呢)妈妈我在这儿。

兔妈妈:宝宝们,妈妈要到地里去拔红萝卜,你们在家把门关得紧紧的,谁来叫门都不开,最近森林里的大灰狼说要用他刚买的平底锅做红烧兔子肉呢!

三小兔:妈妈,我们才不要成为一盘兔子肉呢!在这段舞台呈现过程中,孩子可以体验到妈妈角色的慈爱,长耳朵的聪颖,红眼睛的可爱,短尾巴的调皮。 这种通过扮演而获得的审美体验是任何形式都替代不了的,正是有了日常游戏“过家家”的活动基础,才使得儿童戏剧文学在追求游戏精神的道路上一往直前,畅通无阻。儿童戏剧文学中创设出一种游戏的体验,幼儿在其中扮演或观察角色,从中加深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在群体活动中感受他人情感,学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正确的情感教育,这都有利于塑造幼儿的情感表达行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