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5月 戴丽华)
发布时间:2020-06-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戴丽华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游戏内容开发与指导策略研究》

主讲人

戴丽华

学习时间

2020.05.26

文献题目

对儿童戏剧表演的思考

文献来源

豆丁网

儿童虽然不是天生的戏剧表演者,但是儿童的戏剧性行为和戏剧精神却是与生俱来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研究都表明,儿童的一些本能表现和行为与戏剧的要素和本质十分契合。

一、儿童具有戏剧天性

儿童天生具有创造性想象力,创造性想象力是戏剧萌芽

人类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性的想象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类可以通过掌控环境来克服自身头脑、身体以及物质环境的限制。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讲,创造性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先生认为,创造性想象力是一个“有中生有”的过程,儿童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在对未知世界渴求的欲望支配下,创造性地想象出一个自己可以掌控和探究的世界,从而逐步了解和认识整个世界。创造性想象力能够分辨出假象,能够掌握现实与假象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看出二者之间戏剧性的力量。有了创造性想象力,人们才能脱离现实,创造出既独立于现实又融合与现实的戏剧。

模仿是儿童的本能,动作模拟是戏剧的核心成分

儿童生来就是喜好模仿的:他们将手中的小玩具放在耳边模仿大人打电话;穿着妈妈的高跟鞋模仿妈妈走路的样子;在碗里没有饭菜的情况下,用小勺子大口大口吃饭,表现出很香的样子。模仿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的假扮行为是自发的、快乐的、戏剧性的。丁?艾思林认为,希腊语中戏剧(drama)一词就是动作(action)的意思,戏剧就是摹拟的动作、仿效的动作,或人的行为再现。戏剧是能再创造出人的情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最具体的艺术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起源于人类摹仿的天性。他说:“人从孩提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类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中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