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6月 吴心瑜)
发布时间:2020-06-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心瑜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教师、幼儿、家长关系策略研究》

主讲人

   吴心瑜

学习时间

2019.6.19

文献题目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几点策略

文献来源

http://{域名已经过期}/html/jiayuangongyu/hezuo/66408_2.html

有效沟通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才能实现,而沟通的目标是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人们在性格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教师与一些家长沟通时很快就能产生信任感并愉快地合作,而与另外一些家长沟通时则一直停留在增进理解与信任方面。与家长沟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与家长之间从相互理解到彼此信任再到携手合作,是沟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普遍规律。教师要与家长2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才能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契机,在教育上达成共识,从而共同协商教育策略,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对老师与幼儿园的期望都很高,当孩子、教师和幼儿园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所愿时,这类家长就会很失望。因此,帮助这些家长逐渐理解科学的幼儿园教育,与他们在家园共育方面达成共识,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第一个目标。
     
例如: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趋势下,自然角、班级环境创设中需要家长们提供一些废旧物品和亲子共同制作一些作品,一些年轻的上班族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与,而一些爷爷奶奶又不会制作便造成了一部分家长的不理解,认为幼儿园的事儿太多。在我们班级的网站上经常会发送一些孩子在园的活动图片,有些孩子拍照时会站在一边,家长看到了就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缺乏关注,缺乏爱心。教师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讲道理的层次,对于家长来说,不是听不懂道理而是难以接受现实。教师要理解并接纳家长的这种心理,以宽容的态度配合家长的需求。在让家长明白幼儿园集体照片里总有孩子站在中央,有的孩子站在边缘。孩子们能坦然接受自己在集体环境中存在非中心、非主角的现实。对于特别关注自己孩子照片的家长教师就可以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拍照时多给这些孩子一些镜头。因为得到理解的家长更容易理解教师,有了沟通交流的第一步再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才更有可能。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善于观察家长的表现。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接触时大多是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段内,这时候,我们要充分对家长进行观察,如果家长一副很匆忙的样子,我们就不要和家长进行交谈,因为这时的家长可能有事或者急着去上班,即使家长出于礼貌耐着性子和你谈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在沟通之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提前组织好语言,也可以提前和家长预约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足的情况下,沟通起来才会更从容、详细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会认为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

沟通时地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尤其是交流孩子的不足之处要避开其他的家长,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堪、下不来台,这样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也要尽量避免当着小朋友的面和家长说孩子的缺点,这样孩子会认为老师在向家长告状,从而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利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产生威信。
     
三、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根据家长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对接触不久的家长,可以询问一下孩子的生活情况,如:某某小朋友每天什么时候起床?平时在家里喜欢玩什么玩具?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内开始谈论正题,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
     
对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幼儿教育,或者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相互商量对策,达成共识,实现促进孩子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对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避免与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沟通,孩子出现问题时与孩子家中比较通情达理、容易沟通的人进行交流。例如和爷爷奶奶辈不好达成共识,那就转而找孩子的父母沟通,再由孩子的父母去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
     
对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搜集一些相关的育儿书籍借给家长阅读,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提高家长的认识。
     
对虚荣心强的家长,在多说孩子优点的同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缺点不要一下子都提出来,每次提一两个,让这类家长在心理上逐步接受孩子的不足,还可以安排家长来园与孩子共同活动,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问题,再与家长进行沟通。
     
总之,与家长沟通时要让家长明白教师与家长主动沟通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