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指南》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园教研工作计划。激发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戏剧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兴趣,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提升课题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
1.围绕戏剧元素改善幼儿园环境,构建园本戏剧体系。
2.围绕戏剧精神改善师幼在园生活,优化教师、幼儿、家长关系,形成戏剧特色的园所文化。
3.发展幼儿语言、动作、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自由、自主、探索、创造的戏剧精神。
三、研究重点:
1.儿童戏剧和幼儿园特色文化的文献研究。
通过学习具身认知理论、戏剧方面的论著和知网文献检索,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围绕教育戏剧、儿童戏剧和特色文化建设梳理出儿童戏剧的育人价值、特征、策略以及幼儿园特色教育的路径。
2.幼儿园戏剧活动研究。
(1)根据幼儿园前期开展的戏剧活动经验,通过教师访谈和对幼儿的观察,发现戏剧活动的问题与不足。
(2)进一步开展班本戏剧课程,拓宽剧目类型,打造精品主题课程方案。
3.幼儿园戏剧特色环境文化的建设研究。
以幼儿园戏剧游戏研究为核心,积极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戏剧主题课程相适应教室环境,摸索环境创设的原则,如何渗透戏剧元素,如何利用已有活动区配置与戏剧相关的材料,激发孩子的表达,表现与创造。
4.幼儿园戏剧特色活动文化的研究。
以课程游戏化为契机,探索实践幼儿园课程改革三大措施。以“一日生活微时光”、“传统节日民俗体验”为线索开展多样的戏剧特色活动。
5.戏剧精神引领下优化教师、幼儿、家长关系的策略研究。
将亲子戏剧作为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新范式,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亲子”这一独特视角,将儿童戏剧教育与家园合作结合起来;倡导“亲子戏剧教育面向全体幼儿,人人参与,融入一日生活,追求的不是艺术的专业化程度,而是幼儿的参与、创造、体验与享受,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洋溢着幼儿、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智慧”的理念。
6.幼儿园戏剧特色制度文化的建设研究。
对原有的以“乐”为核心的园所文化进行跟进,以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为抓手,科学合理制定系列考评方案,构建幼儿园内部管理运校机制,通过园内部管理运新机制实施机制治园,实现全体教职工“人人自主参与,个个自主发展”的办学策略目标和“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7.戏剧特色文化背景下幼儿发展的评价研究。
通过对幼儿进行“个案观察”、“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发展性评价量表”等形式的评价手段,观察与评价幼儿的行为。
四、活动形式与安排
二月份:
1. 组织级部老师进行幼儿园戏剧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献研究,收集相关学习资料。
2.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培训,明确分工及研究重点。
3. 组织课题组成员在线研讨、交流学习心得。
三月份:
1. 完成各班个人小专题研究计划,确定个人研究重点。
2. 实施个人计划,对教师个人实施访谈,发现戏剧活动的问题与不足。
四月份:
1. 以“一日生活微时光”为线索制定多样的戏剧特色活动。
2. 实施戏剧特色微时光活动,并进行教师访谈和对幼儿实施观察,发现戏剧活动的问题与不足。
五月份:
1. 创设与戏剧主题课程相适应教室环境,
2. 开展相关课题组会议,讨论:环境创设的原则,如何渗透戏剧元素,如何利用已有活动区配置与戏剧相关的材料
六月份:
1. 以“传统节日民俗体验”为线索制定多样的戏剧特色活动。
2. 各课题组教师实施戏剧传统节日民俗体验活动——端午活动。
3. 进行教师访谈和对幼儿实施观察,发现戏剧活动的问题与不足。
七月份:
1. 实践与交流:结合班级研究情况进展开展小专题交流活动,完成班级小专题小结,并进行经验梳理与反思。
2. 撰写本学期课题研究小结,总结已经取得的阶段成果,并讨论下学期研究计划和研究重点,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做好准备。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从校园戏剧特色活动中儿童对戏剧活动的参与兴趣、表现方式、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指导策略,有效提升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表达表现能力,教师在研究中的组织指导及反思调整能力。
3.观察法:运用田野观察、观察量表对幼儿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分项评估,发现幼儿戏剧活动个性化表现。
4.个案研究法:选取戏剧活动中的生动案例,研究师幼互动、家园互动,环境创设等问题,进一步调整合反思。
六、研究过程:
研究阶段:
1.第一阶段:进行幼儿园戏剧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献研究,收集相关学习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培训,明确分工及研究重点。
2.第二阶段:依托班主题,确立儿童戏剧内容并全面实施研究活动。定期开展课题组沙龙活动,将课题研究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教研组研讨活动中。
3.第三阶段:针对幼儿现在的特点、兴趣、语言、动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分析,围绕“表现素材收集”、 “分组分工制作”、“编排表演引导”、“展示评价”等环节,以幼儿为主体,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组织实施策略。通过儿童戏剧活动展示与研讨,分析与完善,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幼儿评价量表。做好一些活动的实录拍摄,撰写教学活动案例和幼儿观察记录,为课题研究收集研究资料。
4.总结阶段:
(1)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
(2)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3)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六、大班组课题成员:
朱旻晨 陆金茹 周小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