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组课题研究阶段实施总结(2020.5——2020.7)
发布时间:2020-07-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旻晨

 

回顾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们围绕“幼儿园戏剧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展开理论学习,老师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本学期的课题阶段小结如下。

一、自身努力 积极提升

《指南》提出:要让幼儿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能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戏剧具有知识传递、道德感化、培养审美等多重功能,把戏剧活动纳入幼儿教育中,充分发挥戏剧特有的魅力,既是可行的又是必要的。课题组每月召开课题会议,课题组成员就我们的学习方式、过程性材料积累、交流途径等展开研讨。最终,我们讨论建立了课题网站,老师们开始了学习之旅。每月,课题组成员都会在网站中进行打卡学习活动,并将自己的学习摘记和学习心得上传到网站中积累过程性材料。课题组成员除了利用课题会议的形式交流,还可以利用课题网站相互学习交流讨论,有了课题网站,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起来也更加方便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老师们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班级区域——人人参与的戏剧舞台

我们课题组在表演区内“编演剧”、“即兴表演”、“情景教学”等,把把戏剧元素渗透一日生活中。本学期,我们从语言课做起。年级的孩子们自己制作头饰、道具,将绘本中的《利尼的意大利面》在六一嘉年华活动中公演,将《狮子面包店》改编成剧本的形式班级中展开巡演……创新是一切活动的源泉,鉴于大班幼儿对剧本开展较为熟悉,我们还开展幼儿改编剧本评比活动。在所有的学科中,绘本内容是最容易和戏剧教育结合的,将绘本编写成剧本再来演,是起步阶段最简单,有趣的戏剧应用方法。

 

三、反思中求探索

1.表演区活动不够丰富,要借助更多的平台发展幼儿。初期孩子对于戏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说”这一层次。在做好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戏剧社的活动可以走出学校,观看一场剧院表演,体验一次别样角色,参加一场戏剧比赛……借助更多的平台来激发戏剧社成员的主动意识和创造能力。

2.理论成果有待完善,需加强论文撰写。戏剧表演的活动已经开展一个学期,课题组的成员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积累点滴感悟,结合戏剧教育书籍,加强理论成果的完善。

3.幼儿评价方式较传统,缺乏创新性评价体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